春华秋实,岁逾一载,转瞬间,光明区财政局迎来了一周岁生日。一年来,光明财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抓收入、优管理、惠民生、强保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年来,光明财政改革奋进、风雨兼程,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以坚定的步伐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圆满落地。一年来,光明财政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以新担当、新队伍展现了新机构的新作为、新形象,助力科学城和北部中心建设发展,谱写着光明财政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稳运行,强保障,争做可持续发展先锋。
——收入稳中有进。这一年,光明财政人攻坚克难,深挖潜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宏观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推进等因素影响,全力开拓收入来源,2019年光明区全口径税收实现141.4亿元,逆势实现正增长1.1%,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6亿元,增长11.3%,累计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和区级平均水平4.78和7.03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区位列第二。
——发债精准有力。这一年,光明财政人善谋善为,善作善成,创新发债机制,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2019年新增发行政府专项债券39亿元,规模位居全市第三,有力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效应。
——坚持过紧日子。这一年,光明财政人顶住压力,敢于担当,严格落实《预算法》和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要求,2019年压减收回一般性财政支出指标0.28亿元,前后四次财政资金统筹收回3.82亿元,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领域,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08年-2019年光明区全口径税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惠民生,补短板,争树民生幸福标杆。
——支出进度喜人。这一年,光明财政拿出扎实举措,全力加快预算执行进度,2019年共进行预算执行通报12次,多次召开专题督办会,全年预算支出执行率达到98%以上,支出进度考核全市第一。
——民生保障有力。这一年,光明财政聚焦民本民生,加大对重点领域和民生短板的投入力度。2019年全年实现教育支出2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安排学前教育发展资金1.15亿元,安排民办教育资金1.77亿元,进一步支持学前、民办教育办大办强办好;安排卫生健康支出10.09亿元,增长10.34%;安排保障性住房经费1亿元,支持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2019年光明区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安排情况
*推改革,强监管,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这一年,光明财政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为民理财。全面规范财政专项经费管理,及时组织修订光明区财政专项资金和课题项目经费管理等办法;全面推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着力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的绩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这一年,光明财政推动建章立制,坚持依法理财。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完善内控机制,强化与采购单位及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协作,确保政府采购工作更为规范有序;及时跟进全市财政评审工作动态,加快建立与我区实际相适应的财评制度体系,依法依规开展评审业务。
——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这一年,光明财政依托信息手段,坚持科学理财。强化服务保障能力,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核算全年零差错、零投诉,继续处于全市前列;持续推进财政大数据系统建设,通过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预算收支预测、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提升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抗疫情,勇担责,彰显财政人初心使命。
——组织领导、联防联控到位。光明财政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积极参加下沉企业、网格社区联防联控工作。1月23日,我局应急保障小组即进入站位;春节期间保持人员全天候值守,确保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工作顺畅开展。财政人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先后组织585人次,对28家企业、田寮社区、塘尾社区、东坑社区居民开展了宣传、排查工作。
——资金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光明财政第一时间启动资金应急保障机制,畅通资金支付绿色通道,简化政府采购程序,落实患者和疑似病例救治费用补助政策、参加防治工作人员补助政策,做好疫情防控专用设备和试剂、指定隔离安置点补贴等经费保障工作,全力同时间赛跑,助力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光明财政从春天走来,又将从春天出发,继续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收入组织保障,实施更积极财政政策,统筹保障光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双胜利,推动世界一流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和深圳北部中心加快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