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机构

光明区卫生健康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0年 02月 27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卫生健康局

字号: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国家新医改10年的收官之年,是行政区成立以来第一个完整年度的开局之年,也是光明区推进《光明区医疗卫生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攻坚之年。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年来,光明区卫生健康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卫生健康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城市质量提升年”和“作风建设提升年”工作,全面推进《光明区医疗卫生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光明区卫生健康局按照国家、省、市的工作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2019年工作要求和打造医疗卫生高地目标,推动医疗集团改革不断深化,实质性整合国科大深圳医院两院区,获得市卫健委三级医院批复,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逐步完善,国科大深圳医院全力推进三甲医院创建,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成立全市首个区级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光明区妇幼保健院正式成立并于9月19日顺利开业,妇幼保健体系不断完善;组建光明区医院医疗联合体,夯实医疗卫生高地基础;社康中心总数发展到44家,基层就医环境不断优化;在全区各综合医院立项45个区级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在全市排名首位;广东省基层医院、深圳市安宁疗护体系建设两项试点工作在我区率先开展;光明区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在信息化建设、人才引进、科研教学等方面合作全面推进,取得可喜成绩。

  ——明确路径,落实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是光明区推进《光明区医疗卫生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攻坚之年,卫生健康局全面推动《光明区医疗卫生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7大方面,25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贯彻落实了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

  ——从无到有,成立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3月,经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批准成立光明区妇幼保健院,9月19日,妇幼保健院门诊部开业运营,落实了国家关于独立设置妇幼保健院的工作要求,推动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补齐妇幼保健短板,一举甩掉了全市10个区(新区)中唯独光明区没有独立设置妇幼保健院的帽子。

  ——率先组建,成立区域医疗联合体。2019年8月1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中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深圳宝田医院4家医院签约成立光明区医院医疗联合体。将依托医联体药学服务联盟、康复专科联盟、应急专科联盟、医学生实习协议、中医药医教研合作协议、深圳市安宁疗护试点区等具体项目。

  ——以区为单位,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区工作。2019年8月15日,光明区医院医疗医联体成立,并为深圳市安宁疗护试点区揭牌。将发挥中山七院、国科大深圳医院、光明护理院、深圳宝田医院及社康中心在分级诊疗、联合会诊中的优势,市外患者通过光明护理院进行安宁疗护,区域内患者通过社康进行宁安疗护,全方位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先行先试,建设社区医院。2019年6月,卫生健康局组织公明社康中心申请成为深圳首批广东省基层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公明社康中心成为深圳首批3个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单位之一,进一步把优质全科医疗资源推向基层,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作风建设提升,取得可喜成果。卫生健康局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提升年”工作,从国科大深圳医院“最美”护士骆美连跪地救人获评“2019感动深圳”十大关爱行动,病理科和田学武主任分别被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病理医学管理分会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一批卫生健康系统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医德医风被充分体现。

  ——城市质量提升,开展质量年活动。卫生健康局深入推进“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2019年5月和8月,卫生健康局分别组织开展“护士节”和“医师节”活动,邀请市卫生健康委领导、区领导参加,表彰优秀个人与集体,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崇高精神,推动形成尊医重卫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服务大局,做好医疗保障服务。2019年全年,卫生健康局累计提供51场医疗保障服务,共派出救护车48车次,医务人员248人次,为大型会议、中高考等重大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2019深圳光明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中,我局共计投入医疗保障人员539人,为643人次提供了医疗服务,处置伤员5名,成功救治1名呼吸心跳骤停的运动员,圆满完成赛事保障工作。

  一年来,我们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化基层医疗集团改革,全力推进三甲医院创建。一是深入推进国科大深圳医院两院区实质性整合,完成医院法人注册、卫生执业许可变更、医保账户、人事绩效、医疗业务系统、影像检验、国有资产管理等整合工作;二是整合社康管理中心,完成社管中心整合及中层干部调整工作,理顺工作关系,调动员工积极性,推进社康中心持续健康发展。三是2019年上半年,国科大深圳医院获得市卫生健康委三级医院批复,并同意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国科大深圳医院已完成两轮三甲自评,外请专家完成第二轮职能科室的督导检查,完成第六轮院长行政查房,三甲工作顺利推进,但目前省卫生健康委提交三甲评审申请平台暂未开放。

  (二)深化区校合作,成立国科大深圳医院理事会。2019年8月9日,光明区召开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国科大深圳医院理事会正式成立,为光明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建设国科大深圳医院搭建议事协调机构和良好合作平台,推进合作项目和医院重大项目建设有序开展。会议选举产生8位理事,并确定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转化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三大院”的筹建方案,重点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研优势,推动国科大深圳医院“医教研”发展。

  (三)成立光明区妇幼保健院,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月22日,经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光明区妇幼保健院成立。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卫生健康局从机构编制、人员划转、业务用房装修、组织架构搭建、医疗设备物资配备、信息系统改造等方面,全力推进妇幼保健院建设。区妇幼保健院采取“院本部+门诊部”的方式运营,9月19日,妇幼保健院正式运营、门诊部对外开业,为光明行政区成立一周年献礼。妇幼保健院高起点建设,妇幼保健院中医馆荣获全国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示范中医馆称号,广东省仅有2家。区妇幼保健院的成立,补齐了光明区妇幼保健短板,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光明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深化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通过“科学界定并细化党委和院长分工、党委委员兼任职能部门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兼任科室主任、创建党建服务品牌党员先锋岗”四个层面,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各个治理环节,有效解决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将9项公立医院党委职责细化,形成党委会议30项具体议事范围,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将7项院长职责细化,形成院长办公会30项具体议事范围,确保院长在党委集体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做好业务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将国科大深圳医院党委各隶属党支部由原17个调整为24个和1个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五)加强社康中心建设,着力优化基层就医环境。一是丰富基层医疗资源,2019年,光明区新增社康中心2家,社康中心总数发展到44家,基层就医环境不断优化,已形成“15分钟就医圈”。二是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和家庭病床服务,截至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数为176170人,自2014年起,光明区在全市率先推广家庭病床服务,目前累计建立家庭病床4275张,2019年建床614张。三是强化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选6名学员赴澳大利亚参加全科医生研修项目培训、开展3期全科医生胜任力提高班,开展导师制沙龙培训,提高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

  (六)推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疗卫生科研水平。2019年评选出妇科、神经外科、新生儿科等13个区级医学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依托口腔科、心血管外科、儿科共3个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强化优势学科,打造特色学科,探索共建学科,侧重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方面的学科建设。三个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引进新技术新项目8项,其中儿科引进小儿肺炎1号贴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特色专科门诊和诊疗平台逐步完善,建立儿童遗传代谢病早期筛查和诊断平台,筹建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监测平台和管理中心,光明区域内就诊率超过80%,绝大多数儿科疾病在辖区内即可得到便捷的诊疗服务。2019年,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共获省级医学科研基金、市级科技计划应用示范项目和区级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42项,资助经费519.24万元,是2017年和2018年两年资助经费总和的5.6倍。

  (七)强化行业监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是加强宣传发动。成立扫黑除恶宣传小分队,在各公办医院、民营医疗机构等场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宣传发动,2019年,光明区医疗卫生单位内共有15块电子屏,累计播放扫黑除恶宣传标语超过50000余次,张贴海报535张,悬挂横幅1040余条,制作发放扫黑除恶宣传折页超过20000份。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以常规整治和夜间、周末突击检查相结合,对光明区口腔诊所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对涉恶医疗机构吊销或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执业登记,同时该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登载的执业地址,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医疗用途,严禁涉恶医疗机构改头换面,“换个马甲”继续经营。

  (八)筹建“光明国际中医药港”,争取先行先试中医药政策。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光明国际中医药港”项目建设,一是拟定《“光明国际中医药港”项目建设方案》,并根据方案拟定近三年工作计划;二是开展落地选址工作,争取政策扶持与补贴,该项目建设模式分为产业城与综合体量两大模块,产业城选址于光明科学城,综合体选址于光明科润大厦;三是向国家、部委争取中医药四大“先行先试”、一大“突破”政策,争取在光明区实行中医药先行先试中医药进出口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先行先试港澳台中医药专业人员内地执业政策;先行先试中成药及中药材跨境电商服务机制;先行先试中医药跨境流通和认证机制,在政策层面突破中医药经典名方剂及验方的审批、开发、生产及标准化。

  (九)顺利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工作,成立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一是顺利完成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光明区通过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大中医药设施设备投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医药技术服务监管,丰富中医药内涵,加强中医药宣传等措施,持续推进光明区基层中医药工作建设,于2019年9月19日顺利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工作。二是成立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成立,推进光明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三是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2019年,全区各综合医院共立项45个(其中国科大深圳医院32个、中山七院13个)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在全市排名首位,有效推动中医药科研水平提升。

  (十)扎实推动公共卫生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一是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疫情,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未出现本地病例、无登革热暴发疫情报告。二是落实“远望计划”,推进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完成全区113所中小学及托幼机构近10万人的近视筛查项目,完成质量和进度居全市各区首位。三是有效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精神卫生综合防治工作。制定印发《光明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召开启动会暨培训会,联合其他单位成员在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建设区级心理服务指导中心、街道心理服务站和社区心理服务室,实现精神卫生服务全覆盖。我区公立综合医院报告的患者数量、应急医疗处置数量、免费发药数量、门诊管理患者数量一直以来居各区各家综合医院前列,获得上级业务部门肯定。为落实《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卫生健康局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建设全新机制的深圳预防医学科学院。

  (十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一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劳动者防护能力。光明区共有企业13276家,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企业共1885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49169人,我局在全区进行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排查整治专项工作,重点对175家重点监管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下达执法文书175份,行政处罚54宗,罚款总额10万元。二是开展职业中毒应急处置,逐步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组织开展“2019年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演练”,108家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前来学习观摩,有效提高各部门应急处理能力。三是推行职业健康免费体检,降低辖区企业用工成本。2019年我区职业健康体检人数为57386人次(去年同期为33893人次),同比增加69.32%。

  (十二)深化医养结合工作,扎实推进老龄工作。光明区推行社康中心与日间照料中心合作,逐步完善相关协议书并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其中公明、光明、塘尾、将围、新陂头、楼村6家社康中心已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签约医养结合服务协议,为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完成区老龄委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调整工作,建立区老龄委议事协调工作规则,建立区老龄委与区老年协会、各社区老年协会及各街道的沟通机制,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互联互通,充分发挥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组织实施“幸福老人计划”项目,光明区2019年度核拨项目资助金共计274万元,资助老年团体46个,各级老年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包括文艺表演、体育健身、书画摄影比赛、健康讲座等老服务项目和老年专项活动,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圳市“银龄安康行动”保险方案的要求,我局为2019年5月31日前满60周岁及以上的7642名户籍老人购买意外险,并定期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确保老年人的知情权和收益权。

  (十三)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一是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完成中国科大深圳两院区和下属社康中心的数据整合,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预检分诊,打造基于电子诊疗卡的快速就诊和人脸识别的无感就诊,在院内提供基于蓝牙技术的导航服务,提供多种方式自助服务,提供线上查询服务、移动支付服务、药品配送服务;实现与“i深圳”APP对接,在线提供停车位、检验检查结果、电子病历等数据实时查询;二是加快推动医疗系统信息化互联互通。组织工程师与深圳健康网和深圳健康APP进行对接;实现国科大深圳医院两个院区与社康检查数据、影像数据的互通;通过与健康深圳平台数据对接,与社康信息系统共享签约数据,实现线上提供预约和咨询,医生评价、健康教育等服务内容;实现院本部与社康心电网络系统互联互通,院本部和社康之间心电网络数据共享,心电网络报告互相诊断,社康疑难病例上传数据到院本部远程会诊。

  (十四)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优化妇幼健康服务。一是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终身服务体系。2019年成功帮扶计生特殊困难家庭211户次,入户随访150余次,总计帮扶35.10万元。二是深入开展生命之舞项目新策略生命之旅活动。2018年,我区入选为全国12个生命之旅项目试点之一。2019年共开展四期“生命之旅”活动,吸引106名10-16周岁青少年报名参加,提高了学生的青春健康意识。三是提供群众满意的计生服务。目前已为1945对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完成评估报告服务,完成率96.3%(全年任务2020对)。四是做好妇幼保健服务。目前共对5116名女性进行免费乳腺癌筛查,对9610 名女性进行免费宫颈癌HPV筛查,对13813名孕妇进行免费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开展在园儿童心理问题筛查9653人次。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9.59%,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8.69%。

  (十五)优化便民服务,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限,我局完成了即办件的梳理、编辑,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即办件率达到31%,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率达到47.3%,此外还开展了容错受理、一网通办等特色服务,完成权责清单系统关联和省市项问题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办事材料信息。积极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从需求侧出发自主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优化办事流程,完成“我要开诊所”、“我要开旅馆”等19个主题事项的框架搭建和相关信息材料配置,并确保纳入“一件事一次办”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接入广东政务服务网,实行事项一表制申报,实现申请人办一件事,只需一份指南、一次申报、一套材料,实行一口受理、一口出证,并努力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推进“光明国际中医药港”建设

  一是推动境内外中医药企业入驻产业城。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模式,以境内外中医药企业为主体,推动境内外中医药企业入驻,推动中小型中医药企业技术提升;二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建设。重点研究国际中医药药效的国际评估体系和规范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流程,开展中医药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建设,培育科研型中医药人才;三是先行先试中医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技术专利化”方面,探索建立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体系,先行先试中医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四是争取中医药相关政策突破。重点研究港澳台及相关国家已注册药品出入境内地市场审批绿色通道机制,探讨境外医师在深圳执业用药绿色通道机制研究,解决境外中医师在深圳执业用药难的问题,研究城区内的跨境电商网络销售以及仓库等环节的海关监管路径与机制,先行先试中医药跨境流通和认证机制,在政策层面突破中医药经典名方剂的审批,推动中医药经典名方剂及验方的开发生产及标准化。

  (二)构建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继续扩大优势资源供给,发挥“市属-区属、公立-民营、中医-西医、基层医院-护理院-妇幼保健院、医院-社康+光明区医院医疗联合体”体系优势,构建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形成“顶天立地”医疗服务发展大格局。一是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的肿瘤科团队专业优势,医疗集团的社康中心基层服务能力,构建“社区-居家-三级医院”安宁疗护体系。二是推进药学服务联盟建设,实现共享药品供应信息,建立药品紧急借用制度,相互支持紧急借用,保障医联体内药品的稳定供应。共搭药事管理质控平台,统一药事管理标准。实行药师分层分类管理,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共搭科研协助平台,促进产学转化。三是推进毕业实习工作。为加强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确保毕业实习质量,培养优秀医疗卫生人才,依托医联体工作机制,中山七院每年选派学生到国科大深圳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进行毕业实习。四是为健全光明区医联体内急救、应急保障、医疗保障体系,形成方便、快捷的医联体成员间转运绿色通道为了保障光明区举办的重大活动顺利进行,组建应急专科联盟。

  (三)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积极向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争取将深圳医学科学院落户光明,打造创新型、开放型、服务型医学科技创新和健康产业转化平台。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沟通,借鉴学习、探讨研究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同时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及市科创委进行考察,了解光明区建设全新机制医学科学院的优势,争取将全新机制的深圳医学科学院落户光明。待深圳医学科学院确定落户光明后,报批项目建设书,申请出具选址意见书及用地规划许可事项,并开展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事项。

  (四)加快三级甲等医院创建

  积极推进国科大深圳医院(光明)重点项目改造、学科建设、院容院貌、6S管理等事项,组织核心内审员进行督导并解决问题。推进急诊科布局改造和门诊综合楼改造工作,符合三甲医院迎检要求,推进临床医技科室质量内涵建设。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注重培训效果的考核,争取做到人人知晓。强化迎检标准,持续改进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关注广东省评审时间及评审办法,按规定要求提供完成的评审材料,迎接现场评审。

  (五)持续推进区妇幼保健院建设

  推动医院住院部、门诊部全面开业运营,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规范医院运营机制。细化亚专科,强化学科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公开招聘、遴选的方式招聘急需岗位技术人员,充实医院人才队伍。加快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址(中心医院(续建)二期项目),争取2020年进场施工。

  (六)进行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

  从2020年开始,区属公立医院全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在核定的人员总量、领导职数、内设党政管理机构个数和有关规范、标准内,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按照上级部门制定的人员招聘办法,按员额情况逐步配齐配强专业技术骨干,优先向社康、中医人才倾斜。制定统一适用于医院全体员工的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确定各级各类岗位的考核指标、薪酬标准、薪酬结构。结合公立医院考核评价制度,健全薪酬水平调整机制。并继续实行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七)提升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服务能力

  一是通过开展高级家庭医生胜任力评估培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对通过高级家庭医生认证的导师带教1-2位学员,形成导师带教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开展适宜技术培训、导师制全科医生沙龙等多样培训形式,全面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二是持续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和内涵,真正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严格把控建立家庭病床的建床指征和病历审核工作,动员各社康按照建床指征给有需求的居民进行建床,并通过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建床氛围,全面提升家庭病床服务质量。

  (八)推进公明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

  推进公明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建设内容补齐短板,加强临床科室建设和设备配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突出重点,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防治结合,提高辖区综合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主线,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度和获得感。

  (九)探索建立安宁疗护体系

  逐步开展光明区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工作,开展基线调查,摸清光明区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宏观政策支持、服务提供情况;研究制定标准规范,明确服务内容,建立医联体载体下的安宁疗护工作机制,将光明区打造成为服务模式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宁疗护服务试点区,逐步探索建立覆盖全市、资源共享、保障有力、运行有效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十)推动医养融合服务纵深发展

  一是将老年人工作与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融合。通过老龄办平台提高我区老年康复、老年护理、安宁疗护等医疗服务知晓度,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同时,结合基层医疗资源,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提升对老年人健康服务能力。二是做大做强医养结合机构,以光明护理院等为主体和依托,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网络。积极开展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通过家庭病床、签约服务等形式,为失能老人、高龄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适宜的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加强社区养老医疗保健,扩大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日间照料中心签约服务内容,除基本诊疗外,提供健康养生讲座、心理咨询等多样化服务。三是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光明护理院模式,逐步规范医养融合的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努力打造“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协作、居家医养”的养老新模式。

  (十一)纵深开展扫黑除恶工作

  一是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队伍建设。深化调查研究,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强化考核激励,形成推动落实的良好导向,建立完善战果考核、表彰奖励等制度,把专项斗争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管。拓展线索收集渠道,主动出击,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对每一间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和负责人进行面对面宣讲,并询问扫黑除恶线索,对社会医疗机构的行业乱象,特别是无证行医,进行重点排查、打击。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大与区委政法委密切联动,搭建高效协作机制,案件信息及时共享,探索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促进部门间联动的激励机制,进而提高部门协作的积极主动性,推动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有效衔接,筑牢联动执法的“利齿”,从而解决卫生行政执法中遇到的问题。

  (十二)全面做好公共卫生工作

  一是全面推动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制定本区2020年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抓好工作落实。二是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发挥光明区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加强部门联动。三是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尝试建立统一的区心理服务信息平台和心理救援电话系统平台;建立考评机制,开展联合督导考评;探索建立心理服务队伍的督导培训机制。四是提升患者服务管理。发挥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制度优势,推动精神卫生工作。

  (十三)强化职业卫生监督工作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监管网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用人单位和职业病防治相关技术服务机构“黑名单”制度;建立起“区—街道办—社区”三级职业卫生监管网络。二是提升职业病诊疗与防治能力,增加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数量。加快区疾控中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质、建设项目评价资质及国科大职业病诊断资质的申请步伐,推动中山七院、宝田医院落实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工作。三是强化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治理。继续在全区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危害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重点行业领域新增建设项目“三同时”实施率达到90%以上,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十四)加强家庭发展体系建设

  一是搭建“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平台,广泛开展“0-3岁婴幼儿喂养指导”、“亲子阅读坊”、“产后访视”等科学育儿项目活动;二是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探索我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实施路径;三是推动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转型升级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四是推进免费婚前孕前检查;五是严格按要求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确保奖励扶助资金及时到位,足额发放;做好计生特殊家庭维稳信访、精准帮扶工作;六是推广“生命之旅”、“青春健康教育讲座”等青少年健康启发式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水平。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