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奖励结果公布深圳市以光明区凤凰城片区为试点区域在海绵城市试点绩效评价中夺得桂冠

作为深圳市海绵城市试点的主战场,光明凤凰城自2016年4月起先试先行,积极探索形成了海绵城市建设“十大坚持”的光明模式,成为全国海绵建设样板。

1. 试点区域概况
1. 试点区域概况

深圳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位于光明区东南部,面积24.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6.39平方公里),覆盖完整的东坑水、鹅颈水流域。

试点区域属于后发地区,涉水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城中村(6个)、旧工业区(64个)分布较广,水体黑臭和内涝问题突出。

同时,面临光明科学城建设机遇,开发强度大,生态保护压力大。

2. 试点是如何建成的
2. 试点是如何建成的

01大海绵——保护和构建“蓝绿”基底

保护生态控制线、城市蓝线等良好生态本底,以公园、公共绿地构建“光明绿环”,串联“山、水、林、田、园”等自然海绵体。


02 中海绵——完善排水系统、治理河湖水系

建立涵盖正本清源、雨污分流、初雨截留、生态补水、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等一体的涉水工程体系,夯实涉水基础设施。


03 小海绵——雨水径流源头减排管控

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纳入规划“两证一书”,严格设计审查、施工指导、过程巡查、完工验收等,切实保障海绵要求落地。


在技术路线指引下,光明区鼓足“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斗志和干劲。

迅速扭转了试点区域本底差的问题,全面完成试点批复的10项海绵城市指标。

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综合海绵绩效。


小雨不积水

试点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2%,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水循环得以恢复。

大雨不内涝

试点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2%,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水循环得以恢复。

水体不黑臭

东坑水、鹅颈水水质达到到地表水Ⅴ类,试点区域7处小微水体全部消除黑臭。

热岛有缓解

凤凰城热岛强度由2016年的1.94℃下降至2018年的1.4℃,城市热岛效应切实缓解。

洪涝

治水

热岛缓解

3.“十大坚持”光明模式
3. “十大坚持”光明模式

通过3年的先行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十大坚持”光明模式成为全市乃至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样板

(1) 坚持理念先行

对区内领导干部全方位、立体式宣贯11次,对区内政府工作人员培训20次。送技术进企业46次,进社区进学校40次。培育18个海绵城市试点项目。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自觉行动。

(2) 坚持规划引领

创新城市建设模式,把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城中村综合治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范畴,实施流域统筹、系统治理。

谋划三级规划体系,统筹14个重大产业项目、213公顷产业园区、3个城中村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管控面积8.3平方公里,城市蓝线内管控面积3.8平方公里,建设碧道47公里,释放40公顷滨水生态空间。

(3) 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试点区域水体黑臭、城市内涝等问题,全面强化源头“渗、滞、蓄”,狠抓过程管网系统梳理完善、末端河流综合整治“净、用、排”,实现防涝达标、黑涝全消。

改造69个小区和工业区,5个城中村,消除6个历史内涝点;新建设排水管网282公里,整治28公里,全面消除1条一级支流、7条二级支流和3个小微水体黑臭问题。

(4) 坚持最严管控

首创“两证一书”和技术审查前期管控机制,完善巡查、整改督办、月报通报等管控机制和完工验收机制,并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从项目管控向行为管控转变。

完成方案和施工图阶段海绵城市技术审查275项,发放列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91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97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21项。

(5) 坚持建管并重

强化指挥体系,创新排水管理和管养机制,提升部门协作水平,夯实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派驻417名水务网格人员下沉至31个社区,摸排排水户7459家,整改434个排水问题,查处排水户255家。

(6) 坚持流域统筹

试点“厂网一体化”PPP模式,完善多功能的综合海绵体系。2019年光明水质净化厂平均进水水量、进水CODcr浓度、BOD5浓度、进水氨氮浓度比2017年同期增长分别达到94.1%、145.6%、113%和60.6%。

(7) 坚持数据说话

通过全面系统监测各类指标,智慧分析、动态评估,让海绵城市建设的结果反映在监测中,让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数据上。

设置在线监测点155个,日收集数据5万条,完成人工采样送检水样量3976个,校正各项本地参数,模拟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2%、面源污染(以SS计)削减率达62%。

(8) 坚持海绵惠民

建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攻克高密度难改造片区的城中村海绵建设难题,强化最贴近民众生活的海绵绩效

解决全区114个城中村雨污混流、错接乱排、建而不用等历史遗留问题,以70公顷的甲子塘片区为例,改造绿地面积10公顷、改造建筑雨水立管3640根、错接乱排改造15处、改造生态岸线1.4km。

(9) 坚持务实节奏

因地制宜、追本溯源、行之有效、量力而为,使海绵建设与本底特征匹配、与问题成因对应、工程预期绩效明确、与片区开发节奏协同。

形成一套符合本地化特征的模型率定成果,对10种源头控制设施进行水质水量分析评价;对干流、支流所有排放口开展动态监测;量化75项建设任务与建设目标的关系和贡献程度;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坚持“不为了海绵而海绵”。

(10) 坚持综合见效

全力整治涉水污染源,立案查处145宗整治工业废水排放企业858家、推进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改4486家、指导企业规范化处理小废水1000余家、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1767家;

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餐饮油烟整治1870家、监测机动车尾气60686辆;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绿色建筑91项633.94万平方米、建成绿色主干道路17条、省级绿道20公里、城市及社区绿道70公里;

严格管控蓝绿生态空间,释放40公顷滨水生态空间、清拆涉河违法建(构)筑物7处630.77平方米、清拆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7处774.14平方米。

照片集锦
照片集锦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