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概况
日期: 2020 年 06 月 16 日    信息来源:光明区

分享到

  【概况】光明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曾是全市第一个功能区,成立于2007年8月19日,下辖光明、公明2个办事处。2016年8月31日,原2个办事处分设为光明、公明、新湖、凤凰、玉塘、马田6个办事处。2018年2月,国务院批复成立深圳市光明区,9月19日光明区揭牌成立。该区总面积156.1平方千米,下辖光明、公明、新湖、凤凰、玉塘、马田6个街道,共31个社区。截至2019年年底,光明区常住人口约65.80万人,管理人口约140万人,常住户籍人口约10.07万人、常住非户籍人口约55.73万人,其中侨民侨眷约1万人。区位条件优越。位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节点,为深圳市规划建设的西部高新组团、深莞穗中部产业发展轴组成部分,是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拥有光明小镇、马拉松山湖绿道、光明农科大观园、光明高尔夫球会、深圳库容量最大的公明水库、万亩基本农田等生态旅游资源。新时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光明区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建设科学城,光明区抢抓深圳“北拓”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引领源头创新的科学新城、高端业态集聚的产业新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新城、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新城,加快建设质量型创新型智造强区、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城区。光明区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先行示范,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总牵引,坚持科学集聚,质量引领,制度创新,优化环境,共建共享,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伟大进程中走在前列。

  【经济发展】2019年,光明区坚持优存量和引增量并重,做大实体经济蓄水池,经济总量迈上千亿级。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增长8%以上;税收收入14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6亿元,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0亿元,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达到441.3亿元。产业质量稳步提升。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以特色服务产业为支撑的“3+1”产业体系,出台“1+4+N”产业政策,引领全区产业格局重塑。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双突破千家,全年预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0余家,达130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5家,达1272家。引进大疆、联想、赢合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年产值超百亿企业达5家,本土上市公司达21家。实施“拦退引”行动,建成光明产业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管控产业园区644个,整合产业空间2711万平方米,全年整治“散乱污危”企业3300余家,积极推进华星光电G11、欧菲光等23个重点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23.2亿元,减税率高于全市2.7%。在全市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57条,落实知识产权保护36条等一批政策措施。对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重点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加大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力度,及时化解区内重点企业股权质押风险。区领导班子带头挂点服务企业,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挂点服务全覆盖,协调解决企业困难501项。发出全国第一张企业“秒批”营业执照,率先在全市推出42项业务“秒批”,3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城通办”、513项实现“零跑腿”,全年办理政务服务业务超13万宗,涉企政务服务相关经验在国办信息刊发交流。

  【民生事业】2019年,光明区着力抓好民生事业,城市发展红利加快释放,公共服务短板弱项逐步消除。
        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新增普惠性幼儿园4所,公办园和普惠园占比达87.7%。新改扩建中小学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9540个,公办小一、初一学位供给率分别达78%和100%。大力引进基础教育名校资源,深圳实验学校到光明办学,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链条教育服务;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设立光明分院;教科院附属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正在加快建设。面向全国引进知名校长4名,面向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195名,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达77%。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80%,高考工作绩效考核排名全市第二。光明中学老师钟杰成为光明区首位“全国优秀教师”。
       卫生医疗体系更加健全  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成为全国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医院,医疗救援30分钟可抵达深圳各区。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主体工程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三甲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成立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筹建“光明国际中医药港”,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公明社康中心成为广东省首批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单位。新增社康中心2家,总数达44家,家庭医生签约超过18万人。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深圳国际青少年足球交流中心开工建设,深圳市皮划艇运动基地签约落户。上村文体中心等文体设施加快建设,全年新增文化设施面积2.79万平方米,排名全市第一。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永久落户光明,全年共计12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8部短片参赛。举办光明小镇国际半程马拉松赛;ITF国际元老网球巡回赛升级为一级赛事,吸引27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加。启动首届《光明区志》修编工作,开展寻找光明记忆系列活动,《新城旧事》《农场往事》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全年举办光明梦想秀、小草音乐节等大众文化活动4100余场,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300场。
       社会保障体系持续优化  开展“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会56场,提供就业岗位逾6万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0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支付社会保险待遇7.88亿元,同比增长36.1%。坚持“造血式”帮扶,实现377户困难家庭帮扶100%达标,低保人数下降79.9%,得到民政部及市委主要领导肯定。在全市率先建成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机构,高质量完成双拥共建、军人退转等各项工作。实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饭堂”全覆盖。
       住房安居水平不断提升  出让保障房用地13公顷,占全市3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6%。万丈坡、塘家保障房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设筹集公共住房1.02万套,供应2284套。
       扶贫协作成效明显  区委、区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广东省汕尾城区开展对接帮扶18次, 投入财政资金2851万元,与59个贫困村结成对子,选派47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驻点扶贫,带动3257人就业,帮助8686人脱贫。动员社会力量助推扶贫攻坚,募集社会帮扶资金1722万元。田林县六隆镇中心幼儿园、汕尾市捷胜镇中心小学改扩建工程等扶贫项目加快建设。


foo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