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光明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四个最严”,积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推进餐饮单位经营和监管信息的公开公示,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不断提升餐饮服务规范管理水平,大力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量化提A,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坚持共治共享,各方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合力共治
“互联网+明厨亮灶” 打造商户自律新模式
光明区率先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建设工作,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启用,覆盖全区200平方米以上餐饮单位及全部幼儿园和中小学食堂,公众可以从餐厅的展示屏全程观看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将餐厅食堂的后厨情况,全方位无死角的展现给市民和广大消费者。餐饮单位在线率保持在95%以上。已下发对应餐饮单位二维码进行张贴,实现通过二维码扫描的方式将后厨视频进行社会化共享的功能,实现政府集中监管与社会共享共治的有机统一。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在线监督有效起到的震慑作用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得到了市人大骆文智主任及《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执法监督检查组的肯定。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 搭起社会监督新桥梁
为辖区餐饮服务单位配备统一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在公示栏上可以看到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承诺书、食品经营许可信息、单位责任人、食品安全监督信息等。目前,光明区累计为6200家餐饮单位安装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覆盖64个城中村,并安排巡查机构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使用好公示栏。同时,在学校幼儿园信息公示栏全部张贴了食品追溯二维码,师生可通过手机扫码直观了解当前提供食品的供应商,进货台账、检验报告等信息。下一步,将在社会餐饮单位推广二维码,让市民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坚持依法监管,依法从严惩处违法犯罪行为
专业化监管体系 塑造执法巡查新格局
一是打造专业化监管队伍。坚持以食品安全为首要职责,把执法力量向一线岗位倾斜,目前光明市场监管局在职在岗公务员中从事食品安全工作占比66%。机构改革后,市委编办明确了辖区市场监管局设立食品药品安全总监,由分管副局长兼任,并将以食品安全作为首要职责,执法力量向一线岗位倾斜。二是建立以网格员、巡查员、快检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基层食品安全督导体系。配备了网格员约1500人,巡查员90人,快检员48人,志愿者约100人,履行巡查登记、现场快检、发现无证食品经营、开展宣传教育等食品安全监督辅助工作。
执法巡查监管联动 展现执法权威新作为
执法人员严格进行执法监管,今年累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9436家次,完成餐饮量化考核3028家次,核准“网络经营”项目餐饮服务单位1882家。同时,委托经验丰富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在社区网格员的协助下,开展全覆盖食品安全巡查,并按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的检查表组织巡查,填写《深圳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巡查工作表》,对存在的问题拍照存档,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开展后续执法监管处理工作。2019年,通过监管巡查发现线索,共查处餐饮服务违法行为41宗,罚没51.7万元。
坚持预防为主,提高风险发现与处置能力
“一街一车一室”协同发力 护航食品安全新防线
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充分发挥“一街一车一室”项目作用,安排快检人员到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食品安全快检,2019年共快检11686批次。快检食品品种包含肉、菜、鱼,快检结果两次为阳性的,将报所在监管所并转执法抽检。快检机构在快检的同时,还会查验被检食品索证索票情况,如实记录填写快检结果和索证索票查验情况,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将检测和索证索票信息在公示栏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