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月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
(一)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7月份,光明区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9起,死亡1人,受伤10人。
(二)自然灾害情况
1.森林火灾情况。7月份,未接报火警。
2.汛旱风等其他自然灾害情况。7月份,市气象台在我区共发布台风白色预警1次、暴雨黄色预警4次、暴雨橙色预警2次、暴雨红色预警2次、雷雨大风预警7次、雷电预警18次、高温预警3次。累计降雨213.3毫米,较近五年同期偏多16%,较去年同期偏少11%,最大累计降雨310.8毫米(华强创意园站)。
二、1-7月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
(一)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1-7月,光明区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75起,死亡15人,受伤100人。
(二)自然灾害情况
1.森林火灾情况。1-7月,共接报火警6次,经核实5起不属于森林火灾,1起确认为森林火灾。
2.汛旱风等其他自然灾害情况。1-7月,市气象台在我区共发布台风白色预警2次、台风蓝色预警1次、暴雨黄色预警28次、暴雨橙色预警10次、暴雨红色预警4次、雷雨大风预警26次、雷电预警59次、寒冷预警5次、强季风预警2次、森林火险预警2次、高温预警5次。累计降雨1310.1毫米,较近五年同期偏多37%,比去年同期偏多51%,最大累计降雨1444.5毫米(塘家站)。
三、各领域安全生产形势
(一)道路交通
7月份,光明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起,死亡0人,受伤10人。
(二)火灾
7月份,光明区发生火灾事故43起,无人员伤亡。
(三)建筑施工
7月份,光明区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起,死亡1人。
(四)冶金机械八行业
7月份,光明区未发生冶金机械八行业事故。
四、风险研判
(一)道路交通领域。当前正处于暑假旅游高峰期、物流高峰期,学生户外活动多,高温易燥、易疲劳,叠加汛期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多,涉电、涉酒、涉学生等交通安全风险突出。加大路口劝导与铁骑巡逻力度,严查严处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闯红灯、不戴头盔,机动车违规占道、“两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强路权管理,重点强化大型货车违停整治,确保道路通行畅通。加强路口进口道停止线“3+1”退线、非灯控斑马线配套设施、进口道硬隔离、迎车面硬端头安全设施、路中隔离设施等隐患治理,更新完善路口标识标线,持续推动城市慢行系统及机非分离道路建设,提高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
(二)消防和燃气领域。暑期天气高温炎热,叠加汛期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电气火灾风险高。聚焦“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及再生资源回收站等重点场所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检查违规动火作业、堵塞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违规搭建临时建筑等消防安全隐患。持续推进“拆窗破网”和打通“生命通道”等专项行动,加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排查及架空层日常使用管理和夜间巡查检查,全力防范高温天气下火灾易发高发风险。加快推进城中村供用电整治、居民用户用气安全专项整治及燃气用户金属软管置换等行动,提高末端用气本质安全水平。
(三)房屋和建设领域。第三季度进入后汛期和暑期,高温、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频繁,建筑工地交叉作业、衔接作业增多,安全事故风险增大。持续对各施工工地和小散工程开展“防触电、防高坠、防物体打击”专项行动,强化汛期深基坑、高边坡等危大工程以及起重机械、塔吊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小散工程巡查执法,优化小散工程的全面纳管工作机制,确保安全监管不留漏洞。严格落实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在建工地停工要求,加强停工期间现场和劳务人员管理及复工后安全生产检查,强化高温天气施工管理,督促企业做好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及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管理,合理避开高温作业时段,落实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同时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避免因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四)工贸和危化领域。暑期高温叠加汛期极端天气多发,各类有毒有害气体容易挥发聚集,有限空间中毒窒息、粉尘爆炸等事故易发,危化品“跑、冒、滴、漏”,存储和使用风险高,易发生中毒中暑和爆炸事故。深入开展“防触电、防机械伤害、防物体打击”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化工行业“四令三制”、有限空间作业“七不准”等要求,紧盯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强化有限空间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严查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持证情况,严厉打击无证上岗、违章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化工企业严格落实重点部位的防雷、防潮、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全过程全链条安全风险管控,有力防范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
(五)自然灾害方面。目前正处于防汛防台风关键期,高温、雷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多发,雷击、城市内涝、玻璃幕墙、户外广告牌等高空坠物风险高。紧盯风情雨情水情变化,提前、广泛发布预警信息。高度关注桥梁隧道、建筑工地、高层建筑、特种设备、商圈、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内涝风险点等重点部位和玻璃幕墙、围墙、挡墙、户外广告牌、树木等关键点位深入排查整治,同时做好暴雨后危险边坡再排查再整治工作,避免引发次生灾害。做好抢险救援力量预置驻防、应急通讯设备和防汛物资储备检查、基层防汛抢险人员安全防护等工作,确保遇到突发险情、灾情,能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