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光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MB2D05923C-/2022-00040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2-05-25
名称: 深圳市光明区大数据运营中心202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5-2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深圳市光明区大数据运营中心202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发布日期:2022-05-25  浏览次数:-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单位深圳市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支持下,深圳市光明区大数据运营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夯实高质量发展数字底座,优化智慧城市平台建设运营,拓展高颜值城市智慧应用服务,努力为光明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第一艘“冲锋舟”贡献力量。现将我单位2021年开展业务活动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一体化为理念,在“统”字上下功夫,智慧光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率先推出项目“后”评价规范。编制《光明区电子政务项目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涵盖业务实现、质量管控、应用效益、集约共享、扩展支撑五个维度共25条举措和51个量化评价指标,以“倒逼机制”推进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高质量建设管理和应用,并在全市率先开展改革试点。

  二是全市首批100%完成信创工作。率先集约建设区级“鲲鹏云”,搭建产品体验、适配改造、技术咨询、测试认证的生态共享平台,新环境下的运维技术能力明显提升。

  (二)以一体化为标准,在“秒”字上求突破,擦亮“光速办”品牌取得新成效

  一是全市率先推出“秒报秒批秒证”三位一体改革。在“秒报秒批一体化”基础上,率先上线水利工程开工情况备案等5项“秒报秒批秒证一体化”事项,提供全流程自动化的“秒”办政务服务,平均办理时限从几天减到几分钟。

  二是全市率先探索民生事项“精准智享”。创新“主动、精准、智能化”服务模式,从群众需求出发,精准匹配政府补贴政策,推出深圳市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等12项“精准智享”事项,发送惠民智享短信超7万条,提供6万余次事项办理服务。

  三是推出科学城人才“定制服务”。探索“科学城人才信用办”,采取综合办和主题办相结合的方式,提供293项“先信任、后审批”的信用办服务。设光明科学城人才服务工作站,为高端人才提供“一站式”办事服务。采取5G视频联办形式,携手市人才园大厅,实现190项市人社业务在区大厅咨询办理。

  四是大力打造无实体卡证城区。推动全区568项政务服务事项关联电子证照,关联率达77%,电子证照开通种类183种,电子证照调用16万余次,证照发证累计总量超9万张。

  五是持续释放改革创新红利。累计实现“秒报”165项,“秒批”108项,“秒报秒批一体化”75项,“一件事”导办212项,“一件事一次办”198项。和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光明区92项、播州区67项政务服务“跨省联办”。升级改造“i深圳”光明门户,接入智慧文体、智慧社区、社区视频门禁和智慧安居服务,于10月全新上线。

  六是圆满完成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估迎检工作。严格落实省、市、区统一部署,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完成258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标准整改、3119项i深圳事项核查,行政许可事项减时间压缩比例92%、即办比例83%、零跑动率100%,68%实现四级办理深度,760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100%。

  (三)以一体化为方向,在“融”字上见实效,推进“一网统管”实现新进展

  一是完善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区-街道-N”三级政务网络双链路光缆建设,提升办公互联网带宽至750M,新敷设政务光缆265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医疗、警务、社保政务网络服务全覆盖。

  二是持续推进数据底座建设。启动大数据平台二期建设,着力提升各单位对数据的获得感。从不同渠道接入数据源,对人口、法人、房屋三大基础主题库数据进行加工、清洗、融合。区共享交换平台覆盖22个部门,对接33个系统,汇聚18.1亿条数据,较去年增长54.7%。

  三是推进基层数据融合治理。制定《光明区基层数据融合治理工作方案》,获区主要领导肯定。警务助手、房东助手APP、楼长通APP、智慧光明租客APP完成融合,区数字化城管系统、智慧安监完成改造融合。

  四是建立党建引领全域智理一网统管改革体系。制定《光明区党建引领一网统管改革体系工作方案》,推进白花、东周、合水口社区深化智慧社区试点应用,建设社区基层治理数据库,实现社区“一屏呈现”,微家园小程序新增用户5752人,举办线上直播活动36场,服务团服务147次,发布社区资讯370条。

  五是建立健全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围绕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形成13个专题、53个一级指标、218个二级指标,建立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可扩展性且可反映各领域总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六是实施全科网格智慧赋能。全力支持凤凰、新湖街道全科网格试点改革,依托统一分拨平台,实现数据上报、分拨、协同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截至10月24日,累计上报全科网格数据16180条,办结率98.98%,创文数据408338条,办结率99.74%。

  七是有效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依托政务数据安全联合创新实验室,封堵恶意IP地址1830个,拦截网络攻击866万余次,扫描并整改漏洞4537个,通报发布预警89次,采用“不打招呼、不定时间”方式对4家单位模拟攻击,成功应对省“粤盾2021”网络安全实战演练。

  (四)以一体化为载体,在“集”字上出真招,加快“一网协同”迈出新步伐

  推进综合政务门户二期建设,接入物联感知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政务服务等23个应用,精心打造统计数据专题,涵盖经济、产业、教育等28个维度共2260个关键数据指标,建成集办文办事办会和智慧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移动办公平台。

  (五)以一体化为状态,在“显”字上做文章,服务决策指挥形成新名片

  一是推出《数说光明》系列报告。推出《光明区人口数据分析报告》,从发展趋势、文化程度、民族结构、辖区分布、社保情况等对区人口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获区委主要领导肯定。推出《光明区人口流动分析报告》,全面展现区重点商圈、旅游景点及交通节点的人口规模、人群特征和流动规律,获区主要领导肯定。

  二是“光明之眼”为城市管理注入新动能。推进建设“雪亮工程”二类视频监控约6000路,视频门禁及楼道半球1300余个。区视频共享平台汇聚视频数据2.98万路,为城管、应急、街道等13家单位提供智慧化监管手段。推动市、区两级视频平台数据互联互通,视频在线率提升至97%,在全市区级单位排名第一。



附件:

1.深圳市光明区大数据运营中心202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