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在深圳光明组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作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区政协委员罗巍发现,光明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中心圈层效应正在逐渐显现。
“近三年以来,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40%落户深圳,其中又有80%的企业集中在光明区。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了一个“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的新模式,已推动落地46家企业,总估值额超过200亿,总融资额超过20亿,成为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的47条深圳创新经验之一。”光明区政协委员罗巍说,他因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光明结缘,也是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从萌芽到初兴的一名见证者。
随着国内外各地科技竞争加剧,如何通过光明科学城的优质创新资源赋能中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久久盘旋在罗巍心头的问题。今年年初,他作为主提案人,联合科教联组的其他委员提出“关于加快推动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光明区打造生物制造产业高地的建议”。在区政协举办的“光明夜话”活动中,他就“加快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做主题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深入思考,为光明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企业孵化启迪新思路。
据了解,罗巍与其他区政协科教界别联组委员多次深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深圳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产业园区、高校开展专项专题调研,以一系列有见地、高质量的协商活动,提出一批有分量、能落地的对策和建议。罗巍表示,自己十分希望能为光明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出一份力,他将与区政协委员、广大科研人员以及所有科学城建设者一道,牢牢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宝贵机遇,为推动我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