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就是皮肤,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连的组织器官,是抵御外界环境有害物质的第一道防线,而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会给人体的皮肤造成伤害。
什么是紫外线?紫外线如何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紫外线(Ultraviolet,UV)是电磁波谱中频率为750THz~30PHz,对应真空中波长为400nm~1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太阳光中破坏皮肤的主要“元凶”是紫外线。
紫外线中伤害皮肤的主要是UVA(长波区320~400nm)和UVB(中波区280~320nm)。其实UVA又被称为“生活紫外线”,它可透过窗户玻璃和云层射入人的肌肤;UVB又称“度假紫外线”,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直接射入皮肤。
紫外线照射人体时,能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以防止患佝偻病。紫外线还具有杀菌作用,医院里的病房就利用紫外线消毒。但过强的紫外线会伤害人体,应注意防护。
过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会让皮肤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细胞膜的过氧化反应,使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的黑色素,并往上分布到表皮角质层,造成黑色斑点。紫外线可以说是造成皮肤皱纹、老化、松弛及黑斑的最大元凶。
不同的防晒措施
一、外出时穿着可以防御紫外线的衣物
外出时穿着可以防御紫外线的衣物,最好穿着浅色的棉、麻质地服装。按防晒性能来排列,聚酯纤维>羊毛>尼龙>棉质,细密>粗质,深色>浅色,不管是何种质地,只要纱织细密,达到一定厚度,就可以遮挡紫外线。选择宽沿帽,除了可以保护脸部,还可一并将耳朵和后面的脖子部位遮蔽。给自己选择一款具有能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墨镜以中性玻璃、灰色镜片最佳,过深的墨镜反而容易让眼睛接受更多的紫外线,不是正确的选择。
二、防晒霜
防晒霜,是指添加了能阻隔或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来达到防止肌肤被晒黑、晒伤的化妆品。
根据防晒原理,可将防晒霜分为物理防晒霜、化学防晒霜。SPF防晒系数指的是抵抗UVB的防护时间有多长;而PA值则是对UVA防止效果测定法标准。
物理防晒多散射阻挡,化学防晒多吸收转化,市场上的物理防晒剂主要由二氧化钛、氧化锌等成分组成,这些物质可以散射阻挡或吸收紫外线。大部分防晒粉底液/乳/霜、防晒粉饼等,都是纯物理防晒。
而化学防晒剂中的成分更繁多,如二苯酮、水杨酸乙基己酯等。化学防晒剂是由可吸收紫外线的化学成分组成,其特点是化学防晒剂分子被皮肤吸收后形成一层膜性物质,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热量。一般情况下,化学成分可被人体代谢而清除。
防晒霜要出门前提前使用,特别是化学防晒剂更要提前二、三十分钟使用,以利于防晒剂与皮肤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效用。
防晒效果的好坏与防晒霜的涂抹量和补涂频率有关。防晒霜是有时效的,涂抹一次并不能保持一整天,而且出汗易将防晒霜冲掉,需每2~3小时补涂一次,如果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补涂间隔时间应随之缩短。
使用防晒霜的最大误区就是涂抹不够量。以面部防晒为例,需涂抹一元钱硬币大小的量(约合1毫升)才能达到标签上标出的防晒程度。此外,除了面部,颈部、手臂、耳朵等暴露在外的部位,也应做好相应防晒。
三、晒伤后如何处理
晒斑,是皮肤接受强烈光线照射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皮肤反应,患处皮肤表现为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出现水疱、灼痛、皮肤脱屑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晒伤后听之任之只会让情况更糟糕。正确的做法是,一旦皮肤出现灼热、发红,要马上避光,避免症状加重。可用冷水冲淋后反复涂抹保湿霜的方式,减少脱皮现象,尤其推荐使用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保湿霜。
注意不要用冰块直接敷晒伤的皮肤,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可用冰箱里冻过的毛巾冷敷。出现晒伤水疱等,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