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互动交流 > 医疗服务

宝宝要怎么预防“百日咳”?

日期:2024年 05月 29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

字号:

  一、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Pertussis, 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鲍德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儿咳嗽较剧烈,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程可迁延数月,因此被称为“百日咳”。

  二、典型的百日咳都有哪些表现呢?

  发病初期(卡他期)类似感冒,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后发展(痉咳期)表现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高调鸡鸣样吼声的特征。新生儿和婴幼儿常无典型痉挛性咳嗽,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发绀,可能出现窒息死亡。

  三、宝宝的百日咳是怎么传染的?

  近年来,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的现象,青少年及成年人成为婴儿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但婴幼儿更为敏感。无论接种百日咳疫苗还是自然感染百日咳,均不能产生终生免疫。百日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2011-2017年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百日咳病例多出现在夏秋季。我国百日咳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的儿童,特别是<1岁的婴儿。

  百日咳主要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传播,也就是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2~21天,一般7~14天。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末已有传染性,未经治疗者传染性可持续到发生咳嗽后3周以上。

  四、宝宝要怎样预防百日咳?

  1.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百白破疫苗是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DTaP)三联疫苗。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24月龄时加强1剂。一般疫苗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若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

  2.做好防护

  孩子监护人出现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佩戴口罩,加强手卫生,尽量减少与孩子接触,室内做好通风消毒。家庭其他成员生病时,要做好隔离工作,避免传染给孩子。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家居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注意劳逸结合,进行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室内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15~20分钟,温度适宜时,窗户可常开,寒冷季节开窗通风时要注意保暖。注意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家中常备洗手液并有效使用。家中有婴幼儿还应注意减少大人的聚集。

  五、怎样减轻百日咳的咳嗽

  做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及湿度适宜,避免又发痉挛性咳嗽的因素。

  不要关门闭户。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着凉,把门窗关的严严的,其实这不是最正确的选择。患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痉挛性咳嗽,易造成氧气不足,需较多的氧气补充,在室内需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空气干燥时,适当增加湿度,可用加湿器或用湿拖布擦地,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

  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大。既不可不让孩子活动,也要有足够的休息和营养补充,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