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互动交流 > 医疗服务

疫苗以及疫苗接种小知识

日期:2024年 05月 29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

字号:

  一、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可用于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其原理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人工减毒、灭活或转基因等方法制成主动免疫制剂,能在保留免疫原性的同时,降低或消除其对人体的致病性。人体接种疫苗后,能生成特异性抗体,并对该病原微生物产生免疫记忆;当再次接触该病原微生物时,人体免疫系统便能迅速激活,产生大量抗体抵御其入侵,最终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二、疫苗有哪些种类?

  疫苗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我国目前实行国家免疫规划政策,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目标是全面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继续保持全社会“无脊灰”状态,努力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国家免疫规划内容包括在现行范围内已经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8种疫苗的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并将麻腮风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3种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通过接种上述11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等12种传染病,就是通俗说的11苗防12病。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区别在于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而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居民自愿自费接种,居民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进行选择接种,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同样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

  三、接种疫苗是否安全?

  国家对疫苗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科学监管、社会共治。国家坚持疫苗产品的战略性和公益性。支持疫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疫苗研制和创新,将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疫苗研制、生产和储备纳入国家战略。国家制定疫苗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疫苗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鼓励疫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升疫苗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平。只要受种者没有接种禁忌,疫苗接种都是安全的。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