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马田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部署,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建设要求,围绕依法治区工作要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力度
一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60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坚决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党内法规等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共开展11次集中学习。三是强化学法用法述法,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班子成员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及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组织75名领导干部到深圳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127名公职人员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达100%、优秀率达99.2%。四是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定期部署推进,街道主要领导召开法治工作部署会、案件研讨会等1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计工作12次。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开庭案件100%出庭应诉,纵深推进依法行政。五是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设置1名“总法律顾问”,调配3名具有法律职业资格在编干部补强司法所及法制科专业力量,明确司法所及街道法律顾问对政府事务进行合法性审查,督促依法办事,坚持依法依规决策。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监督管理。2024年我街道未制定规范性文件,并于3月27日、11月18日在光明区政府在线发布规范性文件清理公告。二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按照《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自2023年5月开展马田街道社区居委会优化调整重大行政决策,完成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并于2024年1月正式完成社区居委会优化调整,后参照《深圳市重大行政决策过程记录和立卷归档工作指引》进行立卷归档。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的长效机制。制定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度、法律顾问管理制度,统筹专业法律力量承接政府法律事务,对街道规章制度、招标采购合同、土整项目、行政执法、复议诉讼等涉法事项开展合法性审查2253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745份,确保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三、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一是落实“五化”建设,实施“6S”目标管理,以“执法大练兵”为抓手,每月集中开展学习及业务培训,推动执法队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二是创新实践“小分格综合执法”模式,通过力量下沉、职责下沉、三级联动、场景巡查等方式,实现执法事项全覆盖闭环管理。截至11月,整治辖区“六乱一超”20.6万宗,一楼门楣广告备案率实现100.00%;整治不文明养犬35宗,犬只芯片注射率达92%;规整共享单车4671辆,重拳整治水电燃气违规加价行为140宗;对辖区泥头车开展联合执法行动59次,严厉查处泥头车沿途泄露、非法倾倒消纳建筑废弃物20宗;严守违法建设“零增量”红线,查处违法建设、小散工程8宗。三是构建“街道吹哨—部门响应—监督保障”全链条执法运行机制,共发送行政执法吹哨工单26宗,推动基层疑难问题实质化解。
(二)推广“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规范涉企执法、优化营商环境。马田街道作为光明区人口最密集、工业企业最多、情况最复杂的街道,在全市率先开展“统筹执法+扫码入企”试点。坚持“两级统筹、多元联动”,通过收集、形成、确定执法计划,主动扫描企业“执法监督码”,实现双向预约入企,大幅压降检查工作对企业生产的影响。自6月试点至11月,常态化统筹区卫健、市监、生态、消防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2次,检查企业69家次,减少重复执法检查107次,入企频率大幅减少60.80%。
马田街道“小分格综合执法”“统筹执法+扫码入企”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市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会上获推广。
(三)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以“小班授课、以案释法”的形式开展专题业务培训14次,组织三期行政执法证考试,为18名公务员申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执法证,组织77名持证人员完成60学时行政执法年度培训,完成率100%。二是开展“案源治理”专项行动,常态化、全覆盖开展案卷评查。参加上级司法、城管、应急等部门29次案卷评查424宗次,依托街道司法所开展内部评查171宗次,内设法制科审核199宗次,重点对执法合法性、规范性及“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核查,从源头抓好案卷质量。三是开展6次“我们一起执法”活动,每次邀请2名区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现场观摩执法。四是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开展执法检查48家次,并将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四、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截至11月,马田街道、各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928宗,成功调解案件918宗,调解成功率达98.9%,涉及调解金额为1247.32万元,涉及人数约2012人,完成司法确认43宗。通过光明区人民法院回拨民商事一审案件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化解15宗民事纠纷,2宗典型民事案件到马田街道巡回法庭开庭审理。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典型案例制度,报送调解典型案例10篇推选3篇,报送调解故事6篇“深圳司法”发布2篇。
(二)有序推进劳动仲裁工作。一是大力推广欠薪速办本地劳资纠纷处理渠道,截至11月欠薪速办共接件991宗,仅37宗转入仲裁程序,其他均在前端得到化解。二是坚持将调解工作贯穿劳动仲裁全过程,今年以来,仲裁以调解方式结案共523件,推动劳动人事争议柔性化解。三是坚持“快立、快调、快审、快结”,高效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截至11月,仲裁庭立案941件,涉及人数1068人,涉及总金额约1721.26万元,已审结案件900件,结案率95.64%,调解率58.11%。向30家用人单位发送仲裁建议书,提升企业自主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的能力。
(三)大力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发挥“基层治理小分格”优势,进一步加强信访件受理办理规范化,确保案件办理做到履职尽责。截至11月,街道办理信访件351宗,同比上升17.4%;办理群众诉求件32059宗,同比上升63.3%;办理民意速办工单12675宗,平均办结时长缩减至2.49天,同比加快49.07%,按期办结率100%。赴省上访同比下降33.3%,人数同比下降50%,实现了零进京访,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探索创新“小分格+警格”深度融合社会基层治理新模式。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六大联合机制,开创“政警合作”社会治理新局面。截至11月,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7.87%,其中盗窃警情同比下降27.84%;殴打他人警情同比下降18.10%;故意损毁警情同比下降58.43%。
五、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自觉配合法院司法审判、接受检察院监督、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截至11月,2024年实现行政诉讼零新增,同比下降100%,2023年结转案件2宗,其中未结案1宗,开庭审理并结案1宗,由行政机构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部门负责人出席旁听,经化解行政争议当事人撤诉,暂未产生败诉案件。接收办理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1份,接收办理检察文书3份。2024年行政复议7宗,同比增长75%,正在办理2宗,已办结5宗,暂无被纠正、撤销行政行为或确认违法,同比下降100%。
(二)不断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通过“定期审”“轮流审”“跟踪审”的方式,逐渐形成以自行采购项目、预算执行和重点专项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工作思路。选取上一年度30%自行采购项目,抽选部门预算执行及重点专项开展相关内部审计。推动内部审计成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一项重要手段。
(三)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政府网站公开平台建设,发布党政机关网站信息66篇,办结4宗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增强公众参与和监督,提升政府决策的合法、公正效能。
六、探索基层法治改革实践,推动普法守法依法治理深入开展
(一)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打造法治前哨站。马田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禾湾社区率先试点推行法治前哨站,后在全街道10个社区88个小分格全面铺开。通过承接下沉资源、挖掘本土资源、撬动社会资源、整合既有资源,壮大团队力量。马田街道打造小分格法治前哨站获《深圳政法动态》刊登。一是由社区法律顾问、区法律援助志愿律师、人民调解员、公证员、法律明白人等专业法律服务队伍构成法治顾问团,规模达370人,作为参与“法治前哨站”工作的中坚力量,参与调处复杂、疑难矛盾纠纷。二是充分吸纳发掘社会律师、辖区企业法务、居住本社区的政法干部及具有一定法律素养和调解经验的热心群众组成法治志愿服务团,规模达244人,加以正向激励,作为参与“法治前哨站”的辅助力量,就地就近化解简易纠纷。三是法律服务清单入格。法治前哨站涵盖法律服务多达25项,从原来小分格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添加法治元素,包括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律援助、法律意见书、公证、司法确认等。
(二)依托“法治前哨站”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各社区组建包括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平安志愿者、“五老”人员在内的30名家庭法律顾问,78名法律明白人,培育普法宣传社会力量。充分利用“4·15”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及接下来的“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普法节点,依托各社区“法治前哨站”,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等普法活动。截至11月共开展宣传活动1106场、法治讲座或培训160场,结合辖区各个社区的地域民俗和文化特色,分别打造了10个不同主题的禁毒彩绘涂鸦墙。获“法治光明”推送文章11篇,“深圳司法”推送1篇,多措并举开展法治建设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法治氛围。
(三)通过“法治前哨站”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截至11月,各社区“法治前哨站”为群众提供1989宗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受理法律援助57宗127人次。为社区治理审查法律文书622份、法律意见书723份,应居民需求出具专业法律意见书22份,为企业、居民开展法治体检152次,化解矛盾纠纷2165宗,1名法律明白人获深圳市司法局评为“调纷止争能手”。其中辖区某教培机构“暴雷”,牵涉家长457人,金额约499万,“法治顾问团”联合多方处置,历时6个月该消费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七、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
一是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偶发,行政执法整体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二是街道、社区的法律资源以及调解力量紧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与社会发展及群众生活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三是普法力度仍需加强,当前普法宣传工作较多采用分发宣传手册、开展现场宣传活动等传统宣传方式,存在传播力量弱的问题。
八、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法律素养,建立健全法律事务合法性审查机制,增强依法行政治理能力。二是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健全区街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对街道行政执法工作开展业务指导,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三是健全区街两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不断壮大“行政执法监督员”“行政执法讲师团”队伍,定期开展行政执法培训,抽选各执法单位开展监督观摩,持续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从源头抓好行政执法质量。四是优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整合下沉法律队伍,作为提供法律服务“并网入格”的中坚作用,充分吸纳社会志愿法律资源,研究制定正向激励办法,调动服务主动性、积极性。
深圳市光明区马田街道办事处
2025年1月8日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