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光明区群团工作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工作部署,顺利完成团区委、区妇联换届工作,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奋力开创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一是承办光明群团首个“国字号”活动。推动2024“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深圳暨“港澳博士深圳行”活动落户光明,吸引来自全国各省市和港澳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近200人共同参加。二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霍丙忠获得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t6t7面板厂产能提升团队获2024年全国工人先锋号,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的劳模工匠梯队。
三是建立全省首个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阵地。联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在光明建立全省首个“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校地共建社区工作站——中山大学·光明工作站。全年成功结对“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年突击队55支,引领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四是栽植全市首片青年科学家林。举办“科学之城 共享心绿”林长制主题科学青年林植树活动,组建全市首个青年科学家组成的“绿美广东”光明科学城青年人才志愿服务队。全年累计建设完成青年志愿林、港澳青年林等各类特色青年林12片。
(二)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展现新作为
一是探索“五小”成果培育机制改革。建立区总工会统筹、街道和社区工会找项目、企业工会建基地的全链条“五小”选育机制,举办光明区职工“五小”成果创新竞赛,近三年获省、市奖项20余项。二是深化“校地共建”合作模式。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依托“星光行动”结对共建机制,推进“上下联动、区街出题、校院揭榜、滚动推进、长期结对”的“高校+县域”合作模式,在团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三大板块形成特色品牌。三是深化妇联组织改革。通过“单独创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联合组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建华强科技生态园妇女联合会、凤凰街道中集智园妇女联合会等“三新”领域妇联组织170个。
(三)紧扣工会主责主业,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是持续强化工会能力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企业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建制。创新“光明产业工会服务圈”,重点推动TCL华星光电、飞亚达、贝特瑞等企业工会打造基层工会示范点。二是大力提升职工服务保障水平。全面推进互助保障计划,推广工伤探视“一键申请”功能,完成全市首单工伤探视线上支付,实现工伤慰问金“闪付”。加强工会职工服务阵地网络建设,聚力解决新就业形态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推动公明街道铁甲科技园暖蜂驿站获评全国总工会“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光明街道河心北路暖蜂驿站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三是着力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建设深圳市产业工人队伍培训中心7个,全年开展质量提升培训6期。在全市率先开展职工夜校系列活动,精心推出AI、直播等课程184节。围绕“三大节”开展音乐、文化、体育等领域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四)持续凝聚青春力量,培育科学城青年成长新沃土
一是提升青年科学素养。联合区委组织部举办机关事业单位科学知识竞赛总决赛暨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联合区人才局举办光明科学城青年人才72小时“科学+”创新挑战&2024第三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进一步增强光明科学城对青年人才的辐射力和向心力。二是助推青年对外交流。赴白俄罗斯和阿联酋开展以“缔结友好城区、促进青年交流、推进‘双招双引’”为主题的出访活动。开展2024年“青春相约·未来光Мінск”中白友好交流营。开展“港澳青年看祖国”青春广东行——“港澳青年光明行”活动,邀请到40名深港澳三地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深入光明进行科技交流活动。三是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创建由22名公职律师、检察官、学校心理教师组成的“普法与心理健康行动志愿讲师团”,围绕预防校园欺凌等主题开发22节宣讲课堂。在虹桥公园开展青年妙会活动,累计吸引青年线下打卡超5万人次。开设“青年夜校”,举办摄影、声乐等公益课程456场,覆盖青年超1.1万人。开展“未来少年科学+”科学少年营活动18期,服务青少年千余名。
(五)围绕妇女儿童发展,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取得新成果
一是扎实推进“两个规划”实施工作。充分发挥光明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各级部门实施规划目标责任的监测评估。2024年高标准建成市级儿童友好社区37个,提前实现儿童友好社区全域覆盖目标。完善光明区妇女儿童智慧维权关爱系统功能,推动系统入选法制日报社评选的“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二是用心提供精准微关爱服务。2024年“爱心妈妈”结对帮扶118名困境儿童,为困境妇女免费体检61人次。联合光明区总工会针对园区、工厂、企业的女性开展3场上门免费两癌筛查活动,服务女性306人次。做好12338妇女维权热线、舒心驿站心理咨询热线来电接访服务。三是巩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2024年打造“光明幸福家”品牌项目,组建首届区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光明区“爱心妈妈”团队和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揭牌区级“光明区家庭教育和临界预防指导中心”,街道级“光明街道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站”,成立6个街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全年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家庭教育脱口秀展演等活动40余场。
(六)发力深耕三个维度,打造志愿服务新亮点
一是志愿服务有“力度”。今年以来,围绕学雷锋主题活动月、法治教育、环境保护、健康宣教、助幼助老等领域共发布志愿服务项目3.7万项,参与服务超22.2万人次,服务时长累计达52万小时。二是志愿服务有“温度”。推动志愿服务融入社会治理,用好群众诉求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发动广大光明区党员、团员青年、干部职工、志愿者等力量参与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2.3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万小时。三是志愿服务有“亮度”。创建光明科学城SMART科普志愿服务队,组建光明区外语志愿服务队。发起“幸福菜园”、“爱心粥”、“虹光专列”爱心摆渡车等特色项目。举办首届志愿服务文化节,打造志愿先行的光明品牌。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动工会工作走深走实。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推进建会入会,持续扩大“圆梦光明”“职工大讲堂”等素质提升活动。广泛开展“4技”“5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搭建劳模工匠人才交流平台。健全劳资纠纷预警处置体系,积极推进“一函两书”制度,深化“小分格”“园长制”等创新机制,完善“3+N”工会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总智能法律服务系统各项试点工作,落实“工会+法院”诉前调解工作。
(二)坚持凝聚活力,扎实推动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扩大“两企三新”领域团组织覆盖面,持续构建“团组织+青年社团”的基层组织新形态。聚焦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区标杆,办好青年夜校、用好青年驿站等平台阵地,用心用力用情办好青年民生实事。深化“校地共建”合作机制,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组织高校学子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创新创业、对口帮扶等工作。维护青少年权益,强化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作用,落实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方案。
(三)坚持用心用情,扎实推动妇女儿童工作稳步发展。进一步夯实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推动“三新”领域妇联组织组建工作。持续开展“奋进光明 绽放芳华”光明区女性人才交流系列活动,发掘优秀女性典型,宣传巾帼奋斗故事。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开展“光明幸福家”品牌活动,建强家庭教育讲师团。打造“光明暖心汇”关爱品牌项目,持续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全面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完善“光明区妇女儿童人身权益保障工作机制”,以“光明区妇女儿童智慧维权关爱系统”为抓手,推进数字化转型。
(四)坚持多措并举,扎实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围绕《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各项任务,持续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校地共建的合作机制,吸纳大学生充实光明青年志愿者队伍。以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做强赛会志愿服务。加强“志愿深圳”信息系统运营管理,提升志愿服务智慧化、便利化水平。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