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工作成效及亮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第一个完整年度。这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光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和区委“1+2+3+2”总体部署,以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为抓手,高质量推动创新发展、高颜值塑造城市风貌,全力争当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为光明区“十四五”建设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提供了坚实保障。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党史学习狠抓落实。一是聚焦政治思想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持续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累计开展局及中心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集体学习76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次;深入开展革命传统学习教育,在东江纵队北撤纪念亭追溯了红色记忆,在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在集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时重忆了入党经历、重问了入党初心,深刻感受革命先驱不惧艰难、不畏牺牲、不负人民的强大精神,用思想武器锤炼“闯劲”和“干劲”。二是聚焦党史学习教育。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目标,累计发放《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党史学习书籍355余册,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7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5次,用党员先锋模范的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三是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一把手”责任制、“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提醒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局领导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抓党建、带头学党史,累计召开党员大会6次、党支部委员会13次、主题党日活动15次、领导干部讲党课10人次;吸纳发展对象2名、预备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正1名,用党建引领固本强基、构筑最强的基层攻坚堡垒。四是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开展3轮次廉政风险点集中摸排“灭租”,共排查出8大类21项廉政风险点,针对排查情况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围绕市、区巡察组及市审计部门提出的突出问题,及时建立台账清单,严格按照巡察审计整改要求,做到全盘接受、全面整改、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建立长效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丰富活动形式、教育内容,集中观看纪录片、警示片、爱国电影活动6次,邀请专家召开党风廉政宣讲会2次,用警示案例、身边人、身边事敲响警钟,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坚守政治规矩、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全身心投入光明区建设发展工作中。
——城市更新成效显著。完成维他奶片区、马山头片区、石围片区、光侨食品厂片区、13号线车辆段等5个城市更单元计划立项,新增拆除用地约151公顷;推动达叁片区、长兴科技工业园、元山旧村、荣胜片区、鸿大新城等5个城市更新单元专项规划方案通过审批,新批准规划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完成荔园、玉律第一工业区等2个城市更新项目用地审批,协调推进13号线车辆段、东周片区、楼村第一工业区等3个项目提前完成公共用地移交贡献,完成土地供应31.89公顷,完成地价收入36.03亿元。
——土地整备成绩亮眼。全年纳入计划且正在推进的土地整备及房屋征收项目332个,总面积达58.11公顷;年内新启动土地整备项目33个、房屋征收项目40个,新增整备面积达366公顷;截至12月底,光明区已完成土地整备入库331.62公顷,任务完成率已达265.30%,连续6年超额完成市下达整备任务,为产业引进、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用地保障。
——利益统筹稳步推进。全区已列入《深圳市2021年度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计划》新增项目共2个,实施面积达43.7公顷;李松蓢、长圳、楼村狮山工业园、楼村空地、塘尾13号线车辆段等5个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区政府审批,实施面积达160.1公顷,移交政府用地面积达128.6公顷;审批土地整备资金约14.5亿元;高水准完成土地整备规划方案研究,审批社区留用土地面积达32.6公顷,批准规划建筑面积达186.7万平方米。全年新批准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及土地整备规划中,规划配建保障性住房4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7.8万平方米,规划配建3所中小学、4所幼儿园,将极大改善项目周边居民生活服务配套水平。
——大抓项目、大抓固投。高效完成信宏城一期、信宏城二期、大捷达工业区等7个项目建设方案审查,累计推动项目新开工面积103万平方米;专题督办协调、组织挂点领导现场办公,推动大丰安片区、东周蜀光、元昇厂、伶伦提可乐等16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累计完成城市更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持续加大土地整备工作力度,完成田寮中学、玉塘文体中心、居住和商业部分地块以及长圳学校改建项目等多个政府投资项目用地保障任务。
——政策机制更加完善。一是审慎编著规范性文件。为全面推进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建设,妥善解决原光明农场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光明区原光明农场未完善用地手续建成区实施城市更新规定》编制工作。二是统一规范土地整备工作机制。为进一步规范全区土地整备项目实施,优化土地整备工作流程,统一补偿安置标准,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利,为补偿标准、权属核查、技术复核、国有资产处置方面提供科学、合理、公平的规范和指导,研究编制《光明区关于优化土地整备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文件。三是高标准编制“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深圳市光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遵循“规划引领、政府统筹、绿色发展、有机更新、公益优先、公众参与”的原则,形成了高标准的《光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十四五”规划(送审稿)》,将为光明区未来五年实施城市更新、土地整备提供规划引导,为光明区开启跨越式发展新征程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撑。四是构建全域土地二次开发方案。对标“十四五”规划目标和规划结构,形成“自上而下”引导、“自下而上”评估的二次开发策略,以打造光明中心区、光明云谷等城市名片行动和推进“两个一千万”工程为抓手,加快释放高质量产学研空间,加大优质住房供应、完善片区教育、医疗、文体、道路等城市基础服务设施,逐步提升全域城市品质。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光明区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将全面铺开,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也将全面提速。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建设浪潮,光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按照区委“1+2+3+2”总体部署和区政府的预期安排,确立“大片区统筹、连片产业空间、固定资产投资、民生实事项目”为“四大支柱”,锚定新方向、开创新思维、勇担新使命,全面发挥光明区国土空间保障“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推动全区实现“土地等项目、空间等产业”。
(一)攻坚克难项目狠抓到底,力争全面收官。一是完成轨道13号线重点城市更新单元专项规划及一揽子上位规划调整报批工作、实现规划批准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二是坚决落实“防止大拆大建”文件精神,划分重点主次,有序推进光明大街沿线、环科学公园周边、光明云谷等重点区域二次开发项目的计划立项工作。三是集中力量推进核心大装置区(龙大高速北)地块整备,按照“政府+国企+社区”方式推进利益统筹项目实施,组建大片区兵团攻坚力量,会同公明街道全速完成核心大装置区土地收储、上村莲塘工业园整备工作。四是全面完成薯田埔地铁站周边、长圳茅洲河地块年度土地整备任务,推动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区政府审批,会同马田、玉塘街道按计划完成签约或清拆工作。
(二)大片区统筹项目有序推进,实现重点突破。一是强化重点片区统筹实施力度,充分对接区规划资源、工信、科创、国企等部门、衔接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成果、科学编制大片区统筹实施方案,推动凤凰街道轨道13号线车辆段周边综合开发项目、马田街道薯田埔、长圳片区、公明街道上村莲塘片区等重点区域二次开发取得显著成果。二是强化连片产业空间支撑保障,重点加强玉塘街道田寮、玉塘街道玉律、新湖街道云谷、新湖街道耙塘、公明街道李松蓢、公明街道下村、马田街道合水口、马田街道椿升厂等8个片区、约500公顷连片产业用地的二次开发谋划工作,加快形成符合区经济发展、片区功能定位、招商项目要求、本地优质企业迫切的新型产业空间支撑体系。三是强化旧工业区综合整治实施力度,对于符合片区规划、现状建筑良好、产出效益较高的现状工业园区,结合区工信部门出台的鼓励奖励措施,积极引导其循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方式推进园区升级改造,在主动落实国家“防止大拆大建”要求基础上,推动全区产业空间提质增效。
(三)更新整备提量提速提质提效,项目出成效。一是计划立项全面提量,推动全域二次开发现代化治理方案成果转化,力争2022年城市更新与利益统筹新列入计划项目不少于10个,新增实施规模260公顷;一般土地整备新列入计划项目不少于65个,新增整备面积218公顷,加快构建有梯度、可持续、重品质的二次开发项目储备库。二是规划审批全面提速,建立报审材料明细清单、审查要点负面清单机制,全面提升规划业务审查能力水平,力争2022年完成轨道13号线车辆段片区、塘家第一工业区、楼村第一工业区等8个城市更新单元专项规划审批工作;完成长圳社区茅洲河边连片产业用地、新庄社区南庄项目、塘尾社区项目、薯田埔社区项目、凤凰公检法等5个项目实施方案报审报批工作。三是新开工项目全面提质,在商品住房方面,推动鸿大新城、塘家第一工业区、荣胜片区、轨道13号线车辆段重点更新单元、甲子塘利益统筹项目留用地等项目新开工建设,全面推动公共住房、商品住房、产业用房提质提优。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提效,时刻将全区发展摆在第一位,深度挖掘城市更新、利益统筹项目开发建设用地潜力,全面梳理项目主体开工建设、预期年度节点及固投任务目标;通过内部周会协调、现场督办、定期检查以及区政府、市城市空间整备指挥部、市规划资源部门的外部协调方式,全面加大固投资产的投资力度。五是土地整备入库规模不低于1平方公里。随着近年土地整备入库量激增,加之城市更新和利益统筹的实施力度不断增强,通过一般整备实施收储的土地资源已趋于饱和。经初步梳理,争取2022年完成土地整备入库不低于100公顷。
(四)抓好方式创新和内控管理,提升全局工作效能。一是注重改良工作模式。构建高效高质量的工作平台,建立全局信息共享机制,把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处理对策、下一步计划、协调沟通处理情况等内容一揽子录入线上“云平台”,逐步消除“表格缠身”的怪相。二是注重岗位交流互换。建立岗位交流工作机制,拓宽广大干部职工业务面、知识面,帮助全局干部职工在行业领域内得到综合提升和发展,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兴趣和业务潜能,将干部职工在谋事、干事、成事等方面边际效能,纳入单位识人用人的重要参考。三是注重强化工作执行力。充分发挥局业务骨干“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提升工作执行力首要抓手,培养更多能力强、业务精、肯吃苦的年轻干部职工,在推动区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方面不断提升工作执行力。四是注重提升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干部职工的日常培训和季度、年度考核,营造良好的工作干事氛围和学习竞争环境。多样化开展党建、团建活动,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五是注重抓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开展各类党风廉政教育,将谈心谈话、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覆盖至全体在编人员及专干人员,将敬畏之心挺在一切工作和项目前面,将党纪国法的要求时刻摆在首要位置,建立局内部廉政风险定期巡查机制,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的长效工作机制,打造心怀信念、攻坚克难、风清气正的更新整备“纪律铁军”。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