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制”之名中饱私囊终受刑
来源:南粤清风网
从“操作处理”信宜市扶曹电站改制工作,后调到茂南区因涉相关案件被免职,直至案发,茂名市茂南区原副处级干部张肖平隐藏期竟长达近十年!但是隐蔽得再深的腐败行为,也终会败露。
事情还要从2003年说起。时任信宜市委常委的处级干部张肖平在扶曹水库电站等国企改制中,滥用职权,借“改制”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致使2亿多元国有资产流失。
暗通款曲 私下找同学商讨吃“肥肉”
翻看张肖平的个人简历,其少年得志,官运亨通。正是干事创业之时,本应好好地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谋利,但张肖平却动起了歪念,琢磨着如何谋取私利。信宜市扶曹水库电站的改制,就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张肖平带来“商机”。
2003年,因大坝高度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债务沉重,电站工作人员过多,拖欠工资情况严重等问题,信宜市决定对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扶曹水库电站进行改制,并成立扶曹水库电站转制领导小组,小组组长就由张肖平担任。
张肖平与在信宜经营房地产的同学岑某荣,商讨如何共同吃下这块“肥肉”。为避免节外生枝,岑某荣随即与另一老板梁某文密谋,先由梁某文以股份制形式在信宜成立一家富某投资公司。在后来改制过程中,张肖平多次与岑某荣、梁某文密谋,帮富某投资公司出谋划策,就连扶曹水库电站的改制方案,包括改制小组会议内容,标书、保证金等都与他们通气或一起商量,一起确定。在密谋过程中,岑某荣对张肖平说,“你利用担任扶曹水库电站转制小组组长的身份,大力促成此事,事成之后,我会给你几百纸(几百万元),到那时,你随时开口得了。”
暗箱操作 使2亿多元国有资产流失
扶曹水库电站改制的过程,张肖平做得在外面看来似乎合理合规,且后来的转制方案,包括选定最优投资者,确定中标公司等,都经过信宜市四套班子讨论。在貌似中规中矩的背后,却是张肖平伙同那班“铁哥们”商定的瞒天过海之计。
张肖平在担任扶曹水库电站转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时,由其亲自草拟或推动的转制措施,罔顾国有资产的流失,罔顾水电站职工的权益,每一款,每一条,都是为特定关系人富某投资公司量身订做。
在张肖平的操作下,扶曹电站的改制既没有向社会发布招标公告,又不聘请第三方专业中介估价,还突然在“有意向投资者咨询会”上增设高达2000万元的履约保证金门槛,把其他参加投标的公司和个人阻挡在门外,富某投资公司成为了唯一的“最优投资者”和最后的中标者。
中饱私囊 从中获利250万元
2003年扶曹水库电站进行改制,2004年1月签订转让合同,2005年岑某荣获得全部产权。在这几年中,张肖平上下其手,为岑某荣获得扶曹水库电站不遗余力。但其时,张肖平还没有伸手向岑某荣拿钱。
2006年7月,张肖平从信宜市调到茂南区工作,任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7年至2011年,张肖平以购房需钱为由,先后三次收受岑某荣贿赂的210万元。由于有之前的“承诺”,张肖平让岑某荣送钱就如同从自己家里取钱一样方便,随叫随送。在2011年,茂名发生了系列腐败案之后,张肖平为逃避法律的制裁,又叫岑某荣送来40万元给柯某庆代为活动。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张肖平最终逃不过法律的制裁,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