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以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为保障,深化拓展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协作配合机制。近年来,光明区纪委监委紧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优势互补、同向发力,提升了监督实效。
贯通监管责任。区纪委监委通过约谈提醒、走访调研、印发工作提示函等举措,督促区审计局等有关职能单位履职尽责,持续加强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校园食品安全及膳食经费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养老服务保障、涉企执法规范、财政支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审计监督。同时,严格督促落实“双专班”机制,对参与的专项整治任务,配合牵头单位组建专班、细化举措,确保任务落地见效。2024年以来,区审计局等相关职能单位提交疑点清单11份。
健全联动机制。探索建立“纪审联动”问题线索联合会商机制,围绕线索移送标准、问题定性、核查方向等关键事项加强沟通协调,提升审计线索移送精准度。将审计移交线索作为监督重点和重要案源,坚决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审计部门累计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4件。同时,联合区审计局搭建“纪审联动”信息化监督平台,盘活双方现有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壁垒,构建信息互通互融的一体化共享体系。平台打通以来,区纪委监委依托共享信息立案查处社区“三资”、工程建设及招投标领域违纪违法问题30余人。区审计局通过掌握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领域疑似问题,切实提升审计监督精准性与针对性。
强化联动监督。聚焦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权力集中、风险较高的关键领域,联合区审计局、区财政局组建联合监督检查小组,开展2024年政府采购专项检查。组织全区40余家一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全覆盖自查,随机抽取5家单位开展现场核查,重点检查政府采购内控制度执行、项目实施程序规范、政策功能落实等情况。同时深化“巡审结合”叠加效应,抽调审计骨干参与巡察,提供巡前培训、现场答疑、线索研判支持,助力巡察组精准找准问题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