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深圳市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业务标兵”、第三届广东省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业务标兵”、首届深圳市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业务标兵”、第二届广东省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业务标兵”...
这些荣誉的获得者,正是来自光明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的检察官助理江盈颖。
在10月举行的全市检察机关先进典型集中宣讲活动中,江盈颖作为深检先进个人代表,来到深圳市检察院,向大家分享了她在参加检察业务竞赛中的成长点滴故事。
我的业务竞赛经历与感悟
自2023年9月的“深圳市首届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到9月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我花了1年的时间投入到这一程又一程的比赛中,先后斩获了2个业务条线的省市业务标兵称号。经过不懈努力,我成为了全国控告申诉业务竞赛最年轻的参赛选手,虽然遗憾没能成为最年轻的获奖选手,但是这段经历足以让我感恩铭记。
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
一年前,我还是个刚参加工作2年,没有经过打磨的检察萌新。当我接到参加业务竞赛的通知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竞赛的内容广泛而专业,缺乏实务经验的我,对于能否全面掌握业务知识、能否精准输出观点,心中充满了顾虑,怕辜负了领导的期待。
秉持着笨鸟先飞的想法,我第一时间开始翻看并梳理知识框架,坚持刷题和整理错题,力求掌握每一个细节。我也通过请教前辈、分析典型案例和检答网问答来弥补实务经验的不足。还在每一次模拟答辩中坚持练习上台的笑容和声音,找到适合自己的语速语调,搭建起逻辑分明的答辩框架...
经历春秋与冬夏,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检察机关走向了全国检察机关比拼竞技的舞台。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都说参加竞赛是一次自我挑战的机会,这一年里,我深切感受到勇敢迈出这一步的力量与收获。我不仅遇到了良师益友,更体验到了团队的温暖与力量。在这场比赛的征途上,无论是市检察院还是光明区检察院的领导和同事们,都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和保障,成为了我坚实的后盾。
集训期间,组织上派出了最强教练团队,他们及时为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关心我的备赛状态,为我答疑解惑,也给我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让我在备赛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在刑执省赛的时候,由于前期笔试发挥不太理想,我们的士气有点低落。教练们采取刚柔并济的策略,不仅在面试前一晚突击组织了一次模拟答辩,还在结束后陪着我们在检察官学院走了一圈又一圈,继续鼓励我们
第二天的面试答辩现场,前来观赛的领导为了不给我们压力,选择在会议厅的最后一排默默关注,教练们则坐在观众席的正中央用笑容为我们加油。最终,我们也成功靠着面试成绩扳回一城。这不仅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也是团队精神的胜利。
集训的日日夜夜,教练的悉心指导、队友的相互鼓励、每一次团队讨论和模拟演练,都成为了我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压力山大的时候,我们相互倾诉,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一起集训的哥哥姐姐们,于我而言,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竞赛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并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赛后,我也立刻回到工作岗位,将这一年的所学所得反哺到我的工作实践中,让这些经验成为推动我前进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期在未来的挑战中更加从容不迫,更加锐意进取。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渴望有机会进行更系统的学习。这次比赛就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够放慢脚步,抬头审视自己的职业道路,进行全方位的自我提升。
我有幸参加了最高检十厅筹备的全国实训,也参与了九省友谊联赛,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来自各省市的优秀同行。他们在台上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每个人都各具风格,无论是对工作实务的深刻见解,还是答辩时的从容不迫,都让我受益匪浅。但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在台下的付出——他们大多有着忙碌的工作,还需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子女,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探索和知识的积累。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职业的荣光不只是在赛场上的较量,更是在根植于日常的默默付出、不懈学习和长期坚守。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长路漫漫亦灿灿。作为深圳检察青年,我将以实际行动诠释对检察事业的热爱,以遇到的优秀前辈为榜样,步履不停,做有力量、有担当、有温度、有情怀的新时代检察人。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