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行使代表职权的重要形式,也是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光明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们积极履职,共提交建议意见28件,内容涵盖光明科学城建设、制造业发展、社会基层治理、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
关键词 交通
加快光明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光明科学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和核心承载区,是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第一艘冲锋舟,强化光明重点发展片区的轨道支撑,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对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市人大代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主任冯圣中认为,目前光明区轨道网络体系仍不完善,轨道交通服务能力十分薄弱,严重制约光明区发展。
据悉,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光明区规划有6号线、6号线支线(一期、二期)、13号线北延、18号线、26号线、29号线等6条城市轨道,其中6号线已投入运营,6号线支线(一期、二期)、13号线北延正在建设,其他均属于远期规划线路,轨道交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立足于光明发展现状,结合便捷辖区内部出行、直达都市核心区、联动周边的需求,冯圣中建议将轨道6号线支线再南延、26号线东延纳入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确保线路加快启动建设具备规划条件,并建议将轨道6号线支线南延、18号线、26号线、29号线等线路纳入深圳市轨道五期建设规划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支撑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信访
继续在全市推广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
2019年,光明区聚焦辖区历史遗留问题多、信访矛盾问题多、基层治理难度大等系列痛点难点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在区级、街道、社区和企业园区、建筑工地等人流密集型场所,搭建了236个群众诉求服务大厅(站),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一揽子提供群众服务,全区98%的群众诉求当天在社区得到解决,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受到广泛认可,并在全市推广。但因目前社会矛盾纠纷仍然较为突出,群众需求更加多元等原因,基层治理迫切需要新的治理形式,全市推广情况也不够理想。
立足于此,市人大代表、光明区光明社区党委书记、光明社区居委会主任林海东建议,各区(新区)进一步加强平台规范化建设,依托“区-街-社区-重点场所”四级群众诉求服务平台,配备“纠纷解决室”“心理咨询室”“群众接访室”“居民议事厅”等功能室,为群众提供纠纷调处、投诉建议、帮扶救助、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等基础服务,构建“500米为民服务圈”。同时建设群众诉求服务智慧平台系统,建立群众矛盾纠纷分级预警机制,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一盘棋”闭环管理。同时他还建议进一步壮大平安员队伍,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进一步强化督导考核督促各项工作落实。
关键词 法律服务
建议设立光明区区属公证处
2020年,光明区经济总量迈过千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86家;规划落地大科学装置等创新载体22个,聚集各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100个。据悉,目前,全市共设11个公证处(含市属公证处),其中福田区等8个行政区都已设立区属公证处。在全市已成立的9个行政区中,只有光明区尚未设立区属公证处。
市人大代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苗向认为,作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阵地,2020年光明区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8686件和14714件,同比增长37.3%和40.4%,迫切需要增加公证法律服务供给,及时开展高水准、高质量的公证业务,以匹配光明新时期战略发展定位,推进更高质量法治建设需要公证法律服务力量,设立区属公证处有利于立足光明区实际推动公证服务高质量发展。
苗向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九条,设立公证机构,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颁发公证机构执业证书。建议市司法局对光明区设立区属公证处予以大力支持,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帮助,积极向省司法厅提出申请,推动光明区设立区属公证处。
关键词 文旅产业
整合资源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
左岸科技公园是茅洲河碧道光明试点段建设项目中的核心,位于光明区公明北环大道北侧,与光明红木文化古镇之间仅一路之隔,于公明北环大道两侧相望。
在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红满庭红木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光明区公明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余为森看来,公明北环大道的阻隔,让光明红木文化古镇和左岸科技公园两地之间的资源难以共享。在单一的通行路线及等待红绿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使得游客交通体验感较差,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局限在左岸科技公园的观光车,让游客失去体验不同特色旅游的机会。余为森认为,可通过修建人行天桥的方式让两地形成联系,更好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整合。
余为森建议,修建公明北环大道人行天桥,可以整合旅游资源,连点成线,拓线成面,因地制宜设计精品旅游路线,减少因需要绕行而放弃参观另一景区的情况,让游客充分体验不同的旅游乐趣,同时实现人车分离,为堵点减压,保障人身安全,还可以设置立体景观绿化美化,让天桥不仅仅是连接两地、治堵保畅、遮风避雨的公共设施,更能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加快光明商贸业高质量发展
“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战略站位及发展优势对光明区商业提出更高要求。光明区当前人均商业综合体面积为0.44平方米,虽然光明规划3年后的商业体量总体已满足需求,但从总体来看商业空间规划仍未完善,仅靠市场内生动力,政府政策引导支持力度不足。
对此,市人大代表、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深圳市奥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粉莉建议强化区域城市空间总体规划,对光明区商业用地开发强度进行分片区管理;推动地铁站、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及周边地区按照TOD模式进行综合体开发,鼓励建筑功能复合,激发城市生活和生产空间活力,塑造光明城市空间新形象。
李粉莉建议,强化商业资源引导及商贸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市商务局合理调动市里平台资源如深圳全球招商大会、行业协会交流活动、产业论坛活动等,大力推荐光明区消费潜力,引导商贸流通、商务服务总部企业落户光明,宣传光明优秀营商环境及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引领重点企业、商业项目布局光明;市商务局在相关政策制订上,建议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梯度化资金支持。她同时还建议强化政策供给及其他活动相关支持。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加大投入打造现代科技农业典范
据统计,深圳市现有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约30000亩,其中光明区13200亩,约占深圳市基本农田总面积的43.4%,是深圳基本农田面积最大最为集中的区。其中欢乐田园是光明都市田园旅游区北部核心区域,规划面积5236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103亩,是深圳市单一连片面积最大的永久基本农田区域。近年来,欢乐田园在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生产及农业+相关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成功入选全国第六批自然学校,荣获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光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子友认为,欢乐田园在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中虽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也面临着土地耕种条件差、农业生产成本高、产业资金支持不足等诸多困难与挑战。要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建设现代高科技农业典范,需从政策支撑、资金支持、企业主导等层面同步发力。
周子友建议将欢乐田园作为深圳市打造国家级生态农场的试点单位,同时加大农业产业扶持资金力度,加大农田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试点先行、逐步实施、全面推广”,将欢乐田园作为全市高标准农田改造试点项目,率先实施改造提升,打造示范样板。他还建议深圳市参照广州等珠三角其他地市,面向全市范围出台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种植补贴及基本农田肥力提升补贴等政策,减轻农业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建设高科技高标准现代都市农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