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日期:2025年 01月 15日    信息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

字号:

  2024年,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部署,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法治思维

  (一)加强法治理论学习。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对照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将宪法、党内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年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培训计划,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24年,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学习培训19次,其中领导干部和党支部书记讲廉政党课6次,带动全体干部职工遵纪守法。

  (二)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定期听取各项工作进展,督促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组织研究解决重大疑难问题。2024年,局主要负责人组织研究重大疑难执法案件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进度等会议7次,对标市、区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点,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推进环评审批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环评审批程序。继续落实光明区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20条举措,从前端审批、后端监管,全流程助企惠企,全面实行企业环评备案项目“零跑动”“不见面”办理。2024年完成新增备案项目445个,审批项目8个。二是区域环评改革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光明科学城和凤凰先进制造业园区区域环评成果应用,发布并实施《光明科学城和凤凰先进制造业园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开发“光明区区域空间环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查点位-判准入-荐园区-出报告-作登记”的全链条、全流程服务,助力区域内90%以上建设项目豁免环评,为企业建设项目审批提质增效。三是持续擦亮环保顾问服务品牌。采取定点咨询、现场帮扶、宣教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辖区环保责任主体免费提供咨询服务1251宗,上门“一对一”帮扶企业169家次,开展园区宣传活动11场;邀请专家、企业代表走进环保顾问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举办现场讲座和互动交流等形式,宣传环保理念、政策法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共开展12场次,累计服务524人。同时也取得华星光电、开立医疗等企业授旗肯定。

  (二)严把重大决策关口,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一是严格遵照法定程序。2024年,我局以区政府名义印发1个重大行政决策《光明区促进绿色生态发展若干措施》(深光府规〔2024〕6号),制定过程严格依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程序执行。二是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和清理工作。严格按照“谁制定,谁清理”原则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24年累计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3次,审查清理各类政策措施文件32份,有效提升规范性文件以及各类政策措施文件的合法合规性。三是修订我局《公平竞争审查内部特定机构统一审查工作制度》,开展各类政策措施文件公平竞争专项审查4次,均未发现有违反或妨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情形。

  (三)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执法效能

  一是强化科技赋能。从“信息化”发力,依托智慧生态环境监管平台,综合运用67家在线监控、36家视频监控、35家生产用水计量、58家VOCs工况监控和100家小废水工况监控等信息化设备,打造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增强非现场监管执法能力。二是率先应用数字监管。在全市率先打造“空中云哨”和“AI云哨”,引入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并联用AI识别技术,对工地进行智慧化监管,大幅缩短巡查时间,有效提高工地问题发现率和整改率。2024年,通过各项非现场执法方式立案44宗,并成功运用AI云哨系统办理了全市首宗远程监控扬尘处罚案件。三是开展“综合查一次”。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与应急、水务、卫健、交通等部门联动,共开展联合执法检查75家次,占“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任务的20%以上。充分应用“智慧环境监管系统”,整合各专项执法检查任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2024年入企频率降低20%以上。四是推行“正面清单”制度。将辖区守法状况良好、环境管理规范、具备非现场执法检查条件的56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对清单内企业优先采用非现场执法的方式,做到“无事不扰”,同时加强企业“体检式”现场帮扶指导工作,助力企业提升环境规范化水平。

  (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锻造生态环保铁军

  一是正风气,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开展“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系列课堂,以身边的“活教材”开展警示教育81次,坚定队伍理想信念,筑牢队伍思想根基,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铁军队伍拒腐防变免疫力。二是传帮带,锤炼实干能力。以“骨干带新人”等形式,在全局上下营造“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的良好氛围。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培训,2024年,我局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5场,不断强化行政执法队伍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推动行政执法办案提质增效。三是练精兵,锻造环保铁军。持续发扬“比学赶超”精神,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执法练兵、比武活动。通过组织无人机、AI、远程监控视频等非现场执法设备使用技能实战训练和以考促学理论知识测试,全方位提升执法人员技能和综合素质。2024年,我局荣获深圳市生态环境执法技能创新竞赛一等奖、深圳市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二等奖,3名执法人员获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标兵”荣誉称号。

  (五)扎实履行普法职责,努力提升普法质效

  一是强化主题宣教。以“6·5”环境日和“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面向辖区工业园区、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内容精准、形式多样的“沉浸式”普法,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新法新规。2024年,我局一线执法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现场释法等方式开展“送法进园区”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累计覆盖企业100余家次,有效增强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开展集中宣传。在光明区法治公园联合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现场设立普法摊位,解答群众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咨询,活动累计覆盖200余人次,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普法讲解,让环保法治意识和绿色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三是组织特色普法。通过举办“建宁静之城,听美好之声”国际噪声关注日亲子活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宣传活动,以“零距离、互动化”的普法形式开展普法宣教活动,引导辖区市民关注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六)自觉接受监督,促进权力透明规范运行

  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相关规定,不断提高办理质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今年以来,共收到区人大代表建议15件、区政协提案6件,其中主办7件、会办14件,均已高质量高标准推动落实。二是积极配合行政复议机关、行政诉讼和检察监督工作。2024年我局无被诉行政案件,发生行政复议案件1宗,无被纠正案件。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检察监督活动,共收到检察建议书1份,按时按质办理答复。三是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2024年,共作出行政许可案件549宗、行政处罚决定147宗,均按规定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2023年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针对2023年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和创新普法方式方面的不足,我局坚持问题导向,修订了《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工作办法》,完善了行政处罚工作流程。以“直播式”“说理式”执法等形式,寓普法于执法,有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四、下一步计划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均稳步推进。接下来,我局将继续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持续加强法治理论学习。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将法治理念、法治思维贯穿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全过程、全方面,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实效。

  (二)持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不断探索创新普法工作举措,切实推动生态环境普法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力争打造特色普法品牌,让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教工作出“新”更入“心”。

  (三)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2025年是《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收官之年,我局将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