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依法治区办正确指导下,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总目标,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工作始终,全力推进全局各项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的领导,引领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民法典》;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把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融入到具体业务中,编制并进一步修订完善《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内控管理制度》,严格管理财务、预算、采购等工作,高标准编制《光明区智慧城市专项规划》《“智慧光明”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光明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光明区事件统一分级分类标准》等,规范项目建设过程,共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
(二)贯彻落实信息公开条例,增强政务公开实效
一是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公布25个试点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梳理1594个政务公开事项,并制定发布街道层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推动全面向基层延伸。
二是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成效。在区政务大厅设置政务公开专区,为群众查阅相关政策法规、政务服务等信息、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供便利。依法依规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2020年以来共受理55宗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目前已办结53宗。
三是提升区政府网站建设管理水平。完成区政府网站集约迁移,优化集成套餐服务专题,新建抗击新冠肺炎等5个专题,发布信息32273条,共收到咨询713件,处理率100%。
四是加强政策解读及在线访谈工作。今年以来共发布10篇区规范性文件,对全区20个重要文件包进行全面解读,并发布在线访谈23期,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三)强化依法行政,推进便民服务
一是加强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打造政务服务联盟。构建覆盖区、6个街道、31个社区和若干园区“1+6+31+N”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在全市率先推动159项事项下沉街道社区办理、226项事项进驻园区办理,进一步增强政务服务各层级业务联动。加快“秒批”“无感申办”、不见面审批、区内通办等服务事项建设,已累计实现“秒批”85项,“无感申办”150项,不见面审批299项,区内通办246项,“一件事”导办212项,“一件事一次办”170项。积极推动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建设,已开通电子证照167种,关联电子证照事项428项,电子证照用证总量达144001次。
二是探索“5G+政务服务”应用。建立5G“云上首席代表”机制,开发5G政务小助手、小帮手程序和远程视频支撑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区、街道和园区大厅实现无差别受理。7月14日上线以来已在全区办理超过6000笔,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5G“视频办”服务。
三是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完善企业设立“一站式”专区,建成区大厅发票库房,企业开办实现“一窗进、一窗出”,办成企业只需1天时间。在区政务大厅建立一支作风良好、业务精湛、服务优质的企业开办帮办队伍,为企业设立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导办服务。迅速落实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今年以来共免费刻制公章2678件,一大批企业市场主体受惠。
四是提升区政务大厅政务分厅服务效能。全面建成OSM现场管理系统。区大厅OSM系统顺利通过香港现场管理学会OSM系统验收,大厅整体水平居全国政务大厅前列。2020年,区行政服务大厅办理业务194987笔,网上办理业务180029笔,网办率为92%。推动建设园区政务分厅。继续提升华强分厅政务服务质量,推动建设科学城分厅、南太云谷、云智科园等园区政务分厅建设,便利涉企政务事项办理,并同步部署园区分厅“好差评”系统对接,实现区内渠道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区共产生“好差评”148078笔评价,其中主动评价61211笔,主动好评率为99.9%。
五是落实国家政务服务迎检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组织各部门开展现场集中办公,对任务进度落后部门进行指导和督促。目前我区共认领566项监管事项,完成全部599项检查实施清单录入。全面落实全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两减一即”工作任务,督促各部门加强自查自纠,重点落实办事指南、单点登录等问题整改。截止国家采样,我区“两减一即”指标超额完成任务:行政许可事项减时间压缩比例91.36%、零跑动率100%、即办件比例81.82%。
(四)加强信息化统筹建设,以智慧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完善基础平台建设。在前期已建成大数据、物联感知、时空信息云、统一分拨四大平台基础上,新增完成云计算中心(一期)、政务网提升(一期)2个基础平台,“三网络四平台三门户两中心”的智慧基础架构初步形成。建成“数字政府”运行管控指挥分中心,扩充“区-街道-社区”三级运行管理中心功能,推动基层管理决策精准高效化,并与市指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在2020年度亚太智慧城市评选中荣膺“2020中国领军智慧城区”。
二是利用物联网、NB-IOT、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物联感知基础平台试点建设,拓展智慧感知体系,协同推进“雪亮工程”建设,高标准打造综合政务门户、市民服务门户、光明区企业服务门等三大门户。
二、存在问题
一是法治学习仍需加强;二是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和服务效能,以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举措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三是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据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我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王妍同志作为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及局党支部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我局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有序运行。
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2020年,开展“三会一课”共计36次,其中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6次,主题党日12次,党支部书记王妍同志讲授专题党课2次,邀请区其他单位讲授廉政党课1次。二是带头学法用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系列法律专题讲座,并将《民法典》列入党支部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三是高度重视建章立制和依法行政工作,牵头组织制定多项局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局内部管理和依法行政。
四、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大依法行政实施力度,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政务服务改革探索、推进智慧城市标杆城区建设、持续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水平、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统筹推进政务公开与政民互动系列举措提升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工作水平,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基层依法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深圳市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1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