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建议提案办理的总体情况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4年 11月 04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

字号: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按照市人大、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和人大建议办理要求,光明区政府认真组织开展2024年市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并于规定期限内完成了办理任务。现将办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2024年我区共办理103件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其中承办1件、主办5件、分办6件、汇办91件,全部按时办理答复。从办理结果来看,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64件(A类),所提问题正在解决的28件(B类),所提问题已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8件(C类),留作参考的3件(D类)。涉及具体工作建议共198项,我区采纳并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的有157项。我区承办、主办和分办的12件建议,均取得代表“满意”评价,答复率、满意率双100%。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优化办理机制,压实办理责任

  一是主要领导带头办。今年5月,区政府区长邱浩航同志主持召开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专题部署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并先后4次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专题研究建议提案,提速提效高质量办好各项建议。在办理过程中,由各分管区领导负总责,单位主要领导具体抓,安排专人具体办,压实责任到人。二是关键内容重点办。针对关系辖区经济民生的重点建议内容,组织精干力量进行重点办理。特别是针对涉及市级事权的重点工作,通过邀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调研等方式推动落实。今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同志调研光明科学城,组织市发改委等部门有力推动科学城建设提速提效。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和有关市人大代表开展文体旅游现场视察,推动文旅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依托“人大代表活动月”,我区积极组织开展重点建议检查督办、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等十大活动,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落实。三是整合力量协同办。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推动牵头单位全力落实,配合部门全力支持,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办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区政府办公室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一体督导推进,形成办理、督导、反馈的全闭环管理机制。

  (二)优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质量

  一强化指导,确保时效。收到建议后,区政府办公室第一时间进行梳理分析,逐一明确办理、答复、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要求各单位全面落实到位。同时,对建议答复的文本格式、内容规范等要求进行反复强调,推动各单位切实提升规范性、时效性,确保各项建议快办、快答,办好、答好。二是桥梁,充分沟通。着力抓好“办前、办中、办后”沟通环节。在建议办理前,组织各责任单位与代表充分沟通,摸清代表提出建议的真实需求和意图,减少信息不对称,确保办理方向清晰、目标明确。在办理过程中,通过邀请代表视察,组织开展调研、座谈等方式,与代表共同推动建议落实。在办理完成后,认真征求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争取代表支持和理解,确保“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三是跟踪督办,提质提效。今年上半年,区政府办公室多次对我区主办和分办的市人大建议落实情况开展全面梳理,对工作开展情况、与代表沟通情况、评价情况进行摸底,重点跟踪落实力度不够、沟通不够充分、代表意见模糊的建议,提前介入推动改进工作方式,加强沟通面商,避免出现二次答复情形,推动办理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同时,运用绩效考核抓手,在区绩效考核中设置“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与人大政协工作联系”等考核指标,赋予较高考核权重。并在区督查考核指标中设置奖惩规则,对获得建议提案办理相关表彰的单位进行加分;对落实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进行扣分,推动建议提案事项落地落实落细。

  (三)巩固工作成效,突出成果转化

  一是将建议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比如,我们结合代表关于光明科学城建设的意见建议,持续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目前,合成生物研究设施已完成40个核心功能岛搭建工作,其中25个功能岛正逐步投入运行测试;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已组建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等3大科学部和神经影像平台等9大技术平台;材料基因组设施已完成高通量中子表征平台--极端样品环境、高通量薄膜制备等系统工艺验收工作,高压中子谱仪和高分辨中子衍射谱仪已成功出束。二是将建议与民生热点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结合代表关于发展民生的意见建议,扎实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热点工作。教育方面,2024年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等11所新改扩建学校一次性投用,首个国际化学校——深圳市光明区贝赛思外国语学校开门迎新,光明区成为极少数搭建起从品牌幼儿园到一流大学“全链条”教育体系的城区。医疗方面,全力加快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建设;推动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于今年6月开业运营。目前,光明区已有6家医院、60家社康中心,总病床数接近5000张,预计2025年将超过1万张。交通方面,不断提升光明交通便捷度,今年推进新开工道路18条,计划完工道路20条,持续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光明城站日均停靠班次达44趟,且早晚高峰通勤时段均有列车经停,群众往返光明变得更加轻松便捷;光明城市候机楼与机场快线正式运营,单程40分钟可到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随着13号线二期(北延)、6号线支线二期建设加快,光明地铁将进入多轨道时代。三是将建议办理与长效治理相结合,提升政府治理工作水平。在办理建议的过程中,我们改变办完就结案的常规做法,不断优化办理机制,达到办理一个建议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比如,我们结合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建议,从拓展停放空间、增设充电设施、推动电动车入工业园、强化骑行道建设、提高居民安全意识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有效破解管理难题,辖区消防安全、交通秩序、市容市貌明显改善。以我区马田街道为例,今年以来,街道共新增停车位14万个,充电口3.6万个,打造示范路段13条,戴头盔率提升到98%,2024年上半年涉电动车事故同比下降40%。

  三、将建议转化成实际工作的典型案例

  (一)第20240448号,关于打造光明国际医学中心的建议

  光明区积极吸纳代表建议,积极引入医学研资源、完善国际医学和生物医药创新型人才引培体系、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一是与市科技创新局共同签订《深圳市科技重大专项“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重点专项市区联动项目组织实施合作协议》,以创新企业牵头,医院、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参与的模式开展技术攻关,促进医学科技成果普及普惠。二是强化深圳医学科学院核心枢纽作用,加快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湾实验室永久场地建设,支持两者融合发展,打通临床医学、基础研究、产业转化等环节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借助《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人才提升型”“前沿探索型”“临床研究型”和“应用转化型”4种类型18个类别的资助项目,全面提升临床研究、应用转化能力及诊疗水平。三是支持公立医院与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在创新药、免疫治疗、医疗器械研发等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出台《光明区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试行)》,以光明区人民医院为试点,建立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中心。光明区人民医院与辖区企业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新生儿无创呼吸机,推广至国内90%以上新生儿科室使用。

  (二)第20240429号,关于进一步优化光明科学城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的建议

  光明区高度重视代表建议,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等有关政策,积极调整住房政策,为促进引才、留才、聚才营造了良好的城市氛围。一是研究制定《光明区政府组织配租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配租管理实施细则》,合理优化分配规则,制定符合光明科学城特色的住房保障政策,目前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正加快开展审查,推动尽早印发实施。二是已编制《2024年光明科学城高层次人才住房服务工作方案》,将待市级政策印发后,再印发实施,确保市区政策衔接通畅。三是积极打造安居萃云阁国际人才驿站项目。安居萃云阁共有162套住房,建成后将提供租金优惠、舒适温馨、拎包入住的人才服务,解决人才在光明区进行工作交流、研究考察、访问学习时的短期居住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4年,光明区建议办理工作总体取得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办理单位对建议办理工作重视不够,推动建议落实还不够积极主动,成效还不够彰显。面对这些问题,光明区政府将进一步总结办理经验,改进办理举措,提升办理水平。一是强化办理质量。严格办理要求,贯通责任链条,强化督查督办,确实办出质量,办出成效。二是强化沟通汇报。密切加强与代表沟通汇报,认真履行职责,虚心接受监督,努力整改提升,力争代表满意,群众受益。三是强化办理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代岗培训等形式,增强各单位工作人员主动落实代表建议的责任意识,提升建议办理的工作水平,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回应群众呼声。

  特此报告。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