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黄振辉、沈福根等10代表提出的第20250348号《关于深圳市剧院、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无障碍改造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提出以下汇办意见:
一、对缺失无障碍设施的公共文化场所进行升级改造
光明区辖区内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光明区文化馆、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玉塘文体中心四个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均设置无障碍设施。一是设置无障碍洗手间,增设扶手、按键语音自动门,紧急救助呼叫按钮,便于无障碍需求者使用洗手间,减少意外发生几率,一旦发生意外,场馆能第一时间响应处置。二是设计低位服务台,设置无障碍座位,并安排专人引导。三是张贴醒目无障碍指示牌、设置盲道盲文、配备扶手栏杆等,使特殊群体在场馆通行自由,享受便利服务,感受人文关怀。
二、利用手机app等方式引导有需要的人群利用设施
光明区通过建设数字平台、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等形式,为特殊群体提供多样化服务。一是打造光明数字文化阅读平台,看书、读书、看视频分区设置,提供电子书资源、线上活动,为不便出门、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等人群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二是设置服务接待台,每天安排1-2名志愿者、工作人员坐班,为需求者提供指引、咨询以及其他服务。
三、增加组织特殊群体的专场公益活动
光明区聚焦文体助残,推动活动出新出彩。一是依托光明区文化场馆,每年定期开展“360°随手拍”、“光明剧荟”文化展演、“乐享艺术生活”公益文化艺术培训课程等各类惠民活动,组建光明区文化馆中老年舞蹈队,为老年人提供排练场地、专业指导和展示平台,丰富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特殊群体艺术学习需求。二是鼓励特殊群体走出家门,举办走进图书馆·认识盲文字”活动,组织辖区特殊儿童及其家属走进光明区图书馆,现场参观视障阅览室,开展盲文知识科普,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促进特殊儿童进一步融入社会;组织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前往影院观看电影《我,就是风!》,推动残疾人精神文明建设,助力残疾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