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肖萍等6位代表提出的关于讲好“春天的故事”塑造深圳城市IP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提出以下汇办意见:
一、深挖光明历史文脉,打造历史文化地标。
一是全面梳理光明区红色文化资源及改革开放文物的“家底”,结合东宝中学旧址、陈氏琬璧公家塾、廷养二公祠的红色事迹,在文物建筑内举办红色展览活动,展示光明区红色革命历程及英雄人物,让群众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历史。二是深入挖掘光明区历史文化,创新打造“寻找光明记忆”丛书矩阵,涵盖历史文化、非遗技艺、拓荒者口述史、社区发展纪事等内容,目前《农场故事》《新城旧事》《工厂故事》《沿着茅洲河》《岁月祠堂》5本系列书籍已出版;《公明墟事》《星火光明》《姓氏渊源》已完成编撰,即将出版。《非遗的故事》正在编撰。三是推进公明老墟活化利用,完成公明墟十间文物本体修缮,完成公明墟历史文脉梳理,成功举办“遇鉴公明墟”文化艺术集市、历史文脉展览等活动,积极对接市场运营主体推动公明老墟片区提升改造,致力于将公明老墟片区打造为历史文化新地标。
二、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推出特色文旅路线。
一是结合东宝中学旧址、陈氏琬璧公家塾、廷养二公祠等改革开放文物,融合区内地标景点、文体场馆等多元特色,策划推出红色记忆之旅路线。二是依托区内丰富的文化、生态等资源,推出“晨光牧场体验”“光明湖水利科普”等特色旅游路线20条,其中“光明区都市田园游”线路入选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路线。
三、创新利用现有资源,布局文化活动。
一是打造“光明出品”标志性符号矩阵。强化“深圳・光明”原创品牌,推动《敦煌归来》全国巡演,培育湾区青年戏剧季、光明之声交响音乐季等 IP;依托荣宝斋画院、胡沈员舞团等高端资源,推出“科学城艺术名家”系列创作计划,形成“一名人一精品”城市记忆符号。二是擦亮“青年、原创、粤港澳”品牌特色。高质量推动第三届深圳湾区青年戏剧季创新升级,围绕“独特性、专业性、市场性”融合,与煤矿文工团、深圳话剧院等一流院团合作,探索孵化创投、版权合作、首发经济等多层次的市场化模式,提升“深圳•光明出品”品牌商业价值。三是聚焦品牌化锻造,升级一批特色活动。精心策划第二届田园音乐会,打造深圳首个以“民乐”为主的大型户外音乐盛会。继续开展深圳·光明国际公共艺术季,积极探索科学、生态、人文跨界融合,打造出光明科学城中的艺术绿地。办好“光明之声”交响音乐季,少年诗词大会、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光明区平行展、传统戏曲文艺、光明剧场、非遗文化艺术周等品牌活动,进一步突出科学城文化的集中度、显示度。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