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光明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装备制造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脊梁”,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具有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光明新区实现经济社会长期稳定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光明新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深圳质量”标准,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发展,为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为加快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新区深入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统筹协调,强化组织领导
根据市政府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总体部署和新区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已成立了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济服务局,统筹推进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依托新区平板显示产业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机器人产业,同时积极引导钟表、模具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转型发展。成员单位包括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新区社会建设局、新区城市建设局、市规土委光明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委光明局、光明社保分局、光明公安分局、供电局、公明及光明办事处、经发公司。
二、抓住重点,明确工作方向
根据《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光明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有关文件要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基地引领作用,通过引进具备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打造智能装备产业高端服务平台等措施建设具有光明新区特色的国内一流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不断提升光明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水平。
三、多措并举,力促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速发展
(一)制定产业发展导入政策。
参照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以及我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光明新区发展实际,制定产业导向目录,为光明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提供指引和政策保障。
工作措施:一是继续完善新区产业导向目录,在新区鼓励发展类产业类别中新增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明确智能装备产业的科学界定;二是在产业发展空间方面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扶持力度,对于符合新区产业导向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项目优先安排发展用地或将其纳入创新型产业用房计划。
(二)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
根据光明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结合省、市、其他区(新区)出台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光明新区扶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相关政策,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钟表、模具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转型发展,促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光明新区快速形成规模。
工作措施:2015年光明新区统筹安排经发资金4500万元,在企业研发投入、出口信保补贴、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资助、高新技术产业化扶持、企业技术改造扶持、会展资助、特色园区建设与转型升级资助等方面均给予资金扶持,支持新区产业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新形势出现,光明新区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对现有经发资金政策进行了修订,提高了资金扶持力度,且将对小微型企业扶持政策也纳入其中,极大地促进了光明新区产业发展,为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快速成长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三)建立多元化资金投融资投入机制。
完善光明新区金融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银行、保险、证券、信托、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落户光明新区,不断丰富光明新区金融资源,构建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业态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光明新区各类产业发展搭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光明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服务支撑基础。
工作措施: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企业;二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探索设立光明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三是重点推进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深圳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机构的合作项目,尽快设立新区首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不断完善运作机制,扩大基金规模。
(四)加快优化新区产业结构。
根据《深圳市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和《光明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清理和淘汰国家明令禁止、无证无牌、排放超标、恶意欠薪、安全隐患严重和落后产能的相关企业,有序转移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能耗水耗高的低端企业,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工程,为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内的高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不断优化新区产业结构,2014年,新区清理淘汰低端企业250家。
工作措施:一是由各办事处牵头,组织工商、环保、安监、消防等相关部门组成综合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二是结合新区实际制定《光明新区产业导向目录》,从源头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并明确淘汰标准;三是对于社区由于低端产业淘汰而造成的厂房空置,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
(五)加快优化空间载体建设。
鼓励引导社区股份公司利用自有物业积极参与新区转型升级工作,不断加快优化新区产业空间载体建设,不断提升光明新区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内的高端产业承载能力。
工作措施:一是鼓励社区主动将旧工业厂房、旧商住区等改造为符合产业调整方向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专业园区,提高物业规模和档次;二是通过引导社区经济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提供配套,促成双赢局面。
(六)充分发挥专业园区引领带头作用。
以生产方式智能化和生活方式智能化为目标,以突破智能装备关键技术为核心,以智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为支撑,以推动智能装备示范应用为引擎,建立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智能产业基地,从而促进光明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完善光明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上下游产业链。
工作措施:2014年12月26日在光明新区举办的“2014中国(深圳)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应用交流会”上,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授予招商智慧城(即招商光明科技园)“智能装备产业园”,是深圳首家获此殊荣的园区。目前,光明新区招商局智慧城已初步形成了创业孵化、产业发展的服务生态体系,此外,光明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钟表基地、模具基地已形成较为完善产业链,光明新区优势产业(如平板显示行业、钟表、模具制造业)均具备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研发能力,且均具有向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转型发展或联动协同发展的强烈意向。未来,光明新区将依托平板显示产业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联动协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机器人产业,同时积极引导钟表、模具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转型发展,并采取引进具备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建设智能装备产业高端服务平台等措施,打造具有光明新区特色的国内一流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七)大力实施领军骨干企业培育工程。
光明新区注重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塑造,引进了多家智能装备产业领域的企业,涌现出芬诺科技、鑫金桥自动化设备、研控自动化科技等一批研发能力强,掌握智能装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在促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措施:紧跟深圳市产业发展的步伐,全面落实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的规划和相关的政策,重点支持智能装备和机械自动化装备设备、服务机器人、检测检验仪器设备、精密制造核心部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壮大相关行业的领军骨干企业。
(八)加强与行业协会合作。
将行业协会作为加强和改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管理的重要抓手,借助行业协会力量开展部分工作,推进辖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
工作措施:一是组织协会对光明新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重大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二是鼓励协会组织技术交流、人才培训,协调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协助推动新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技术交流和应用;三是通过协会加强国际合作,帮助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企业开拓市场,组织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培训、展会、交流会等;四是联合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众创空间建设。目前,位于光明新区的智能制造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光明新区首批五大众创空间之一,并已作为重点行动计划项目列入深圳市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未来新区将会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众创空间建设,在供应链服务、创意产品展示及推广、检测服务、技能培训、职称评审等人才培训、国际技术合作交流、行业信息数据共享、创客项目众筹服务等方面给予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企业大力支持,打造具有光明新区特色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
感谢您对新区工作的支持!专此答复。
深圳市光明新区管理委员会
2015年9月6日
(联系人:韩远达,联系电话:88211331)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