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区行政执法监督员参加执法现场观摩活动。
2023年以来,光明区各执法单位坚持以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主线,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回顾一整年的行政执法工作,光明区围绕综合执法、营商环境、执法队伍、科技元素、执法监督5组关键词,点亮“执法之光”。
握指成拳
街道综合执法改革日就月将
光明区通过对街道综合执法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高效统筹全域执法力量。聚焦6个街道品牌建设,形成“一街道一品牌”六大执法特色名片;印发《光明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三个一”2.0版(城管领域)》,升级执法机制;探索建立高频共性案件快速处理机制,推进简易程序办理案件,办案量占比达60.61%。
柔性执法
法治化营商环境向新而行
光明区各单位跨部门联合执法,深化部门联动,在各分管领域开创执法新局面。从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到优化涉企执法服务,引导各级企业树立合规经营意识。率先建立无证行医联合执法机制、成立全市首个天然气长输管道“治安联合巡检点”,创新开展“信用+执法监管”模式,光明区“侵犯多个注册商标专用权涉嫌构成犯罪案”入选广东省知识产权商标侵权典型案例。
苦练内功
执法队伍拔节生长
光明区为促进辖区执法队伍全面快速成长,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打造全周期培训品牌,全区60名行政执法讲师团讲师累计开展宣讲培训87场;举办首场“场景式”执法培训;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指导,编制《光明区环境监管执法一本通》等规范化指引,组织各执法单位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通过率超80%。
智慧赋能
科技元素活力满满
数字赋能,执法办案更加公开高效。光明区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运用现代科技,如法治光明执法分平台、智慧监管系统等智慧平台开展执法工作,全省首推安全生产远程视频执法试点新模式,依托AI识别加强街面市容秩序管控,开展“六乱一超”AI智能研判场景建设,使用移动执法辅助系统办案量大幅上升,部分月份占比达100%,行政执法效率大幅提高。
靶向发力
执法监督不断加强
光明区在全区开展监督考核整治,形成行政执法监督合力。聚焦“3+2”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全面精准开展专项法治督察;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将行政执法工作纳入法治光明考评范畴。全年共开展3次季度案卷评查、4次综合案卷评查;全区50名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执法现场观摩等活动超100场。
新征程上,各执法单位将锚定“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总目标,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更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保障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