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理工大学。
新美合成生物产业园。
天安云谷。
云谷片区。
光明云谷片区,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深圳北门户重要节点,这里以“生命科学领域科研经济示范区”为定位,以“人”为核心,以“城”为载体,构建了“科、产、学、研、居、教”高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正成为科研活力与生活温度并存的科创新城。 科研动能澎湃 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崛起 “入驻卫光生命科学园,园区不仅配套齐全,还能直接对接光明生命科学园的大科学装置,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卫光生命科学园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工作的陈博士,对片区的科研资源整合优势感触颇深。 云谷片区曾见证了土地整备的“科学城速度”,如今也是含“科”量极高的区域:光明科学城布局的23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其中11个落在云谷片区。 据介绍,目前,云谷片区已从“城市建设”转向“运营为主、建设为辅”的总体发展阶段,将充分发挥“医-产-学-研”资源联动优势,以银星合成生物产业园、卫光生命科学园、新美产业园、天安云谷及未来新建、改造的园区为主要载体,高标准建设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产业汇集、创新要素活跃、人才资源丰富的总部经济集聚区,面向总部企业、城市人群等两类关键城市主体需求,实现“科-产-城-人”高度融合,助力深圳建设全球一流总部经济集聚地。 据了解,光明银星合成生物产业园、新美产业园、卫光生命科学园(一期、二期)等专业园区已建成投用,并引进了赛桥生物、深信生物科技、新阳唯康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深圳湾实验室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深圳医学科学院科研用房已投入使用。 更令人期待的是,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也坐落在光明银星合成生物产业园内,将于2026年底基本全面建成,将搭建中试放大及GMP平台等6大核心平台,助力产业升级。光明生命科学园(启动区)的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打造的跨物种、多层次研究体系,正为脑疾病诊断等领域提供前沿技术支撑,让这片土地成为生命科学创新的重要“试验场”。 宜居图景绘就 教育医疗交通全面升级 “如今的云谷就是我想象中的美好家园,推开窗就是智慧公园,下楼能喝到精品咖啡。”在云科府居住的张女士指着社区双语标识说,“连路牌都有中英文,让国际友人出行更便捷,社区国际氛围满满。”她的感受印证了片区规划:社区22条市政道路已全面建成,550余处双语标识覆盖公共场所。科学城智慧公园已开园,云科府、中山大学保障房、凯旋君庭已交付入住,洲际逸衡高端酒店、云顶餐厅等商业配套落户,光明云谷、安荟邻等商圈逐步成型,城市运营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光明湖畔·云谷国际创享社区”正成为现实。 目前,云谷片区优质国际化教育资源相继落地,已建成投用深圳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两所高校,以及深圳贝赛思外国语学校、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 云谷片区的医疗保障同样让人安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规划床位4000个,是华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医院。目前一期已于2018年5月正式开放运营,二期将于年内建成。 交通的便利让跨区通勤更畅达。地铁6号线支线途经该片区,未来可乘坐6号线支线二期到达高铁光明城站,也可换乘13号线直通南山区。今年,还新增B989线等公交线路,强化云谷片区与圳美、光明、光明大街等地铁站点交通联系,串联深圳科学技术馆、欢乐公社等重点区域,满足片区居民出行需求。 “烟火气”升腾 商业生态活力交织绽放 商业与生态的融合,让生活更有滋味。安居澜庭商圈的“Mall+街区”形态,成为居民买菜购物的首选。云谷星耀商圈的社交型餐饮、文旅业态,是年轻人聚会的热门地。松园居的“7×24”小时活力空间,深夜还能吃到热乎的宵夜。 科学城智慧公园更是居民的“宝藏去处”。北临中山大学、东接深圳理工大学的公园内,“海汇”“源涌”等景观与水秀表演相映成趣,“周末带孩子来这里看水秀、参加科普活动,孩子学得开心,我们也能放松。”张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旁边的新湖文体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未来将成为市民学习提升、运动休闲的好去处。 从科研设施的“硬核”支撑,到生活配套的“软性”服务,光明云谷片区正以“科、产、学、研、居、教”的深度融合,诠释着“生命科学领域科研经济示范区”的内涵。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