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深圳科学技术馆观众突破200万人次

日期:2025年 10月 09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

字号:

深圳科学技术馆是全球首家以“数字文明”为主题的科技馆。

  在国庆假期举国欢腾的节日气氛中,深圳科学技术馆传出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自2025年5月1日启幕以来,仅用短短五个多月时间,其累计接待观众量已突破200万人次大关。这不仅刷新了科技馆领域的“深圳速度”,更标志着其已强势跃升为全国科普界瞩目的“现象级”地标。

  数字文明新体验:

  从“参观”到“沉浸”的突破

  200万人次的吸引力从何而来?答案在于深圳科学技术馆开创性的定位与体验。作为全球首家以“数字文明”为主题的科技馆,馆内24个主题展区、950项创新展项,不仅数量国内领先,其创新度更堪称标杆。高达80%的展项可供观众深度互动与沉浸体验,科技、社会、人文、艺术在此交叉融合,使得抽象的科学原理化为可感、可知、可玩的奇妙旅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80%的展项紧密对接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布局,极高的“含深量”让观众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也能直观触摸到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产业脉搏。配合天象厅、天文台、特效影院等顶尖科普设施,深圳科学技术馆成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展现科技魅力的超级平台,满足了公众对前沿科技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是其成为“现象级”IP的核心魅力所在。

  科学引力场效应:

  从“场馆”到“基地”的能级跃升

  200万人次的背后,是深圳科学技术馆作为强大“科学引力场”的证明。

  开馆至今,深圳科学技术馆围绕“科学如此好玩”这一核心目标,精心策划4400余场科普活动,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不断推陈出新。观察周末节假日停车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车牌,便可感知其巨大的辐射力:客流早已突破深圳,覆盖东莞、惠州、广州、珠海等珠三角主要城市,延伸至港澳台,并吸引江西、湖南、新疆乃至数万名国际友人慕名而来。这股强劲的人流,不仅带来了知识传播的火种,更牵引着区域文旅格局的深刻变革。

  重塑文旅格局:

  从“过境地”到“目的地”的华丽转身

  深圳科学技术馆正以其“现象级”的科学IP能量,强力重塑光明科学城的文旅生态。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点,而是一个能够吸引人、留住人、激发消费活力的强大引擎。

  场馆通过空间挖潜,馆内日均可满足超3万人次的餐饮休息需求,并围绕科普主业,持续拓展文创、教育等多元消费场景。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光明区共接待游客175.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83%,其中过夜游客62.13万人次,同比增长18.5%,“一日游”向“两日游”、“多日游”转变的趋势显著。科技馆的成功,如同为光明区文旅市场装上了强力“磁极”,有效将科学城的“科创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区域文旅消费活力全面迸发。

  赋能科学城建设:

  从“科普场”到“人才苗圃”的战略延伸

  深圳科学技术馆的雄心,不止于科普与文旅。它认真落实“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改革试点任务,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未来科技创新人才。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深圳科学技术馆大力推动“引进来、走出去”,全力支持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通过与市区教育局及百余所中小学的深度馆校合作,推动科教深度融合。特别是与光明区教育局的战略合作,将确保全区11万名中小学生有序走进场馆,开展科学实践,从根基上提升区域科学教育水平。这不仅是在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更是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浓郁氛围。

  200万人次,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它印证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深圳精神在科普领域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深圳科学技术馆将不断改革创新,发挥新型运营模式的优势,努力打造青少年探索科技的大课堂,成年人终身学习的大学校,科学家公众交流的大客厅,科技新成果发布的大舞台,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注入科普动能。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