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光明区倾力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相匹配的城市交通体系

日期:2021年 03月 18日    信息来源: 宝安日报

字号:

  光明区高质量高颜值发展大会召开后,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第一时间组织专题会议,积极谋划、全面部署,坚定不移地践行高质量高颜值发展要求,坚持创新引领,制定“三高”策略,细化工作任务,充分利用交通大会战平台,倾力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相匹配的城市交通体系。

  高水平开展交通规划与道路建设

  为打造区域通达、绿色先行、品质领先的世界一流科学城交通典范,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着力优化顶层设计,编实编细光明区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围绕枢纽升级、多网融合、绿色品质、智慧创新等四大策略,制定任务和措施,打造面向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综合交通支撑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交通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开展对外交通规划研究,着力加快构建“三横三纵”高快速路网,一方面继续协调推进龙大、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缓解交通运行压力;另一方面协调推进东明大道西延至广深高速建设,作为沙坪大道先行段,打通光明科学城至宝安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

  为从源头上把控道路建设质量,根据区政府部署,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统筹全区道路工程立项工作,加强区级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养”全链条统筹管理,严格交通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对全区新建道路工程项目、调概项目方案设计100%进行审查,力求高标准开展道路规划与建设。

  据悉,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将继续牵头组织交通大会战成员单位攻坚克难,重点推进光明中心区“三横两纵”及光明北片区道路建设,计划完成科裕路等9条道路建设,新开工柴山南路等18条道路建设,打通圳美大道等6条断头路,完善道路“毛细血管”,满足科学城等重大片区交通出行需求。

  高颜值开展综合治理与品质提升

  为解决混凝土及泥土路面的噪声、扬尘等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对标一流,坚持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持续开展道路白改黑及慢行系统提升工作,通过重铺人行道、优化道路排水设施、新建自行车道、完善无障碍设施等方式,两年来改造完成44条道路。今年将推进高新西路等21条道路白改黑,人行道铺装新一代大规格陶瓷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等新型材料,路缘石、平缘石采用天然石材,并采用隐形井盖、倒沉式“五防”井盖、联合式雨水箅等进行高标准建设,不仅提升道路服务功能,而且提升道路环境整体颜值。

  围绕重点路口,结合周边环境和出行需求,开展路口优化、慢行系统和无障碍过街设施整治等综合交通治理工作,实现市政道路人行道和路口、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之间等无缝无坎衔接,打造儿童、老人友好型慢行系统示范道路。同时,探索道路养护“四新技术”的试点应用,通过采用新型渠化岛、吸能岛头、太阳能护栏灯、特色交通标线等方式打造精品示范路口。今年将因地制宜改善龙大高速楼村立交-公常路等10个主次干道路口,并集中整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公明中学等13所学校周边道路和“三标一护”,为市民创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为确保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凸显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效果,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将会同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共同研究道路及景观提升方案,高质量高颜值打造道路交通环境。对于既未纳入市财政管养,又未纳入区财政管养的非规划道路,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将牵头制定养护管理标准,统筹协调各街道办事处将非规划道路纳入管养。

  高质量提供公共交通服务

  公交出行是市民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式。为优化公交线网,改善市民公交出行体验,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将结合市民需求与道路通行情况,不断完善地铁6号线站点公交接驳服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5条以上,保障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城站等重点片区公交服务需求。

  在现有31个社区微巴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完善社区微巴运行体系,不断优化公交服务,高质量解决末端公交出行问题。同时,积极夯实公交配套设施,协调推动公明综合车场等4处公交场站建设,并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20座,进一步改善市民候车环境。

  在全市首创推出巡游出租车充电优惠活动后,今年将继续实施巡游出租车五折充电优惠工作,有效提高光明区巡游出租车见街率。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将加快协调每个街道各推进1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项目建设,并协调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新增“宜停车”泊位。

  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将以赶超奔跑、追求卓越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交通运输局和区委区政府“1+2+3+2”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光明交通运输高质量高颜值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融合区域、支撑经济、塑造城市、厚植民生的重要作用,助力光明区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