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光明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党群聚力·精治街区”,新湖街道市政管理党支部以“街区制”改革绘就城市治理新图景

日期:2025年 05月 19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新湖街道办

字号:

  在新湖街道圳美社区,光姜路美食街曾一度被油污污染、污水横流等问题困扰,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街区的长远发展。面对这一状况,新湖街道市政管理党支部党员干部主动担当,街区长挂帅,带领团队鼓励沿街10余家商户外摆时在地面铺设防油布、向3家违规排放污水店铺进行环保和卫生知识宣讲。经过4个月不懈努力,如今的光姜路美食街,路面干净整洁,商户和食客们自觉维护经营秩序、爱护公共卫生。附近住户也纷纷点赞:“以前路过宵夜档都绕着走,现在政府用心引导、商户自觉配合,环境好,生意更红火,让人感受到满满的烟火气!”

  据了解,新湖街道党工委正在全力推动机关支部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市政管理党支部“党群聚力·精治街区”党建品牌为主线、以“街区制”改革为抓手,通过改革管理模式、整合治理资源、强化多元服务,夯实辖区市容环境治理基础,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优美的生活环境。

  党建引领 ,凝聚治理合力

  出台街道“街区制”改革方案,在小分格基础上将辖区划分为12个街区,整合治理单元。打造“街道-社区-街区”三级组织体系,街道层面由市政管理党支部统筹人员下沉、组织培训、监督指导等工作;社区层面由社区党委管理、监督街区日常运行,抓好街区工作全过程管控。同步组建“1+1+N”街区队伍,即每个街区配备社区党委委员兼任的街区长1名、城市管家1名和街区员若干名,由街区长牵头开展各项市容环境治理工作,切实将多方力量下沉街区一线,形成市容管理强大合力。累计开展各级市容环境工作会议150余次,下沉整治队员130余名,开展街区员专题培训18场。

  机制创新,提升治理效能

  建立街区“四步法”工作机制,第一步做好每日“一调度”,街区长确定街区工作目标,做好市政、执法、网格等各类街区员的任务分配,指导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第二步开展街区“两巡查”,各街区员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4大类59项问题开展全覆盖巡查,街区长、城市管家带队开展测评案件等专项巡查;第三步实行分类“三处理”,将巡查问题划分为简易、一般、复杂级别,分别实施当场处理、限期整改、联动攻坚等处理方式;第四步进行总结复盘“四闭环”,深入分析市区市容环境测评结果,系统总结巡查重难点问题纠治经验,形成“巡查-分拨-整治-复核”的处置闭环。“街区制”实施以来,累计行走检查260次,协调解决社区绿化黄土裸露、设施破损等城市管理问题超1600宗,全力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不断提高新湖“颜值”。

  多元共治,激发治理活力

  为深化基层治理效能,着力构建“议事协商+志愿服务”的多元参与渠道,在议事协商层面,依托街区议事机制,定期组织社区党员、商户代表、居民骨干召开“街区议事会”,各方代表基于专业视角与生活经验,围绕占道经营整治、公共设施改造等难点问题展开充分讨论、深度剖析,确保决策科学合理、贴合实际。在志愿服务方面,依托社区志愿者队伍,通过积分兑换、荣誉表彰等激励措施,吸引热心居民每周参与街区治理,清理垃圾、文明宣传等工作,今年累计开展“啄木鸟”行动300余场,及时发现并解决街区环境问题,潜移默化带动居民自觉维护街区环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未来,新湖街道党工委将坚持“一支部一特色·一机关一品牌”的思路,持续推动各机关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和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立足实际打造特色品牌,以党建主线串联经济发展、基层治理、平安建设等领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构建“党建引领、多维融合、全域共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