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湖这片创新热土上,一支由高校教授、科研专家、行业精英组成的“科技委员”队伍,既攀登科研高峰,又深耕社区服务,用专业知识重塑社区生态。新湖街道创新实施社区科技委员“双委员制”,每个社区配备“学术型+实践型”委员各1名,精选12名来自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等产研单位的高层次人才,形成“1+1>2”的服务矩阵。
聚智融合发展:政产学研的生态融合
通过项目路演、产学研合作等活动,科技委员凭借其扎根科研前沿又深入基层社区的双重优势,成为激活人才交流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社区茶话会上,楼村社区科技委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姚婷婷部长聚焦将要开展的高层次人才沙龙“科学主理人”计划,明确沙龙项目主题,针对性邀请行业大咖和企业主精准对接等有效建议,助力产学研高效转化。云谷社区生物医药路演会现场,云谷社区科技委员、粒影生物创始人张影作为评委,围绕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及融资需求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为项目优化指明方向。
科学精准惠民:前沿技术的人文表达
通过技术惠民、科普启迪,科技委员正成为连接尖端科技与基层需求的纽带。圳美社区科技委员、合成生物学专家孟凡康开发基因检测工具用于社区疾病筛查,让合成生物学从实验室走进百姓生活。新羌社区科技委员、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孔艺走进“暑期430课堂”,以“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为主题,通过“知识讲解+手工创作”创新模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云谷科技委员、深圳市先进光源研究院党政办职员刘宇宁化身“科学导游”,策划“追光之旅”研学品牌,开展“粒子物理学的秘密”等科技研学活动,让孩子们零距离探秘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奥秘,亲身感受前沿科技的神奇魅力。
科技激发活力:社区生活的智慧升级
通过“需求导向+科技赋能”双轮驱动,构建“居民点单-委员接单”机制,科技委员将实验室尖端技术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针对社区“邻里节”这一项目,圳美社区科技委员邵佳航提出科技邻里节系列创新方案,设置基因检测体验、AI绘画等科技摊位,让传统节庆焕发数字活力。为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中山大学教授,科韵社区许鑫科技委员带队走访社区公共空间,推动中大材料学院、科韵社区、深圳市公明供水调蓄工程管理处三方共建“幸福果园”,提出并推动小区线上闲置流转平台落地。楼村社区科技委员姚婷婷深入了解社区非遗文化传承现状,围绕创新性传承路径方向提出运用3D建模还原醒狮工艺、声纹分析优化粤曲唱腔等建议,为激活社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注入科技智慧。
未来,新湖街道党工委将持续深化“双委员制”,拓展科技委员服务场景,促进大院大所资源下沉社区,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基层转化应用、惠及民生。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