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美丽光明 > 投资动态

频频获得企业点赞好评 公明街道“园长”服务企业的秘诀在这里

日期:2024年 04月 30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

字号:

  “园长制”获评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十大创新案例、园长团队入选光明区“身边好团队”、接连收到企业感谢信、锦旗……自2023年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探索实施“园长制”以来,园长下沉园区一线,走访服务企业3289次,解决企业诉求630余项,频频获得企业点赞好评。

  公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园长服务赢得肯定与赞许有三个秘诀,即坚持做最了解园区和企业的人、企业最信任的人和懂经济的“行家里手”。

  据悉,2023年以来,公明街道贯彻落实区委“1+2+3+4”工作体系和“街道抓经济”工作部署,抓住园区工业占GDP比重近70%特点,探索实施“园长制”,发动64名中坚力量担任园长,会同112名“三人小组”组团全部下沉园区服务企业,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公明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最了解园区和企业的人

  服务企业,关键在于熟悉掌握企业情况、了解企业真实诉求,这不是一日之功能够实现。目前,公明街道一共有500余家“四上企业”,但企服工作人员仅有少数几名,人均服务企业数量接近1:100,难以实现优质服务全覆盖。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公明街道率先探索“园长”服务机制,每位园长负责一个园区及周边企业,人均服务企业数量下降至少于7家,一旦负责就长期不变、每周走访,常沟通、多服务。依托于此,园长对园区、企业情况非常熟悉,从园区一草一木到企业一进一出,乃至园区企业员工结婚喜讯,都“如数家珍”。

  下沉冠城工业大厦的黄岚园长就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打算调整经营规模,找一些便宜厂房降低成本。”园区规上企业齐力达光电在一次茶歇闲聊时向黄岚园长倾诉了经营计划。园长第一时间介入,与园区物业洽谈降租续租事宜,从园区、企业互利共生角度说情,以周边租金市场行情讲理,经多次协调最终成功打动园区,让齐力达光电顺利续签2年合同,节省租金成本168万元。



  做企业最信任的人

  做企业最信任的人,是服务企业的应有之义,也是水到渠成的成果。园长把园区当作“自己家”一样呵护、耕耘,耐心解决企业大事小事,企业自然而然支持园长工作,构建起“亲清”政商关系。 

  据了解,为服务企业发展,公明街道开通“公明企业‘家’”企业微信号,实时解答任何疑问诉求,提供免费代理记账等服务,实现小微商事主体“一号链接”,涉企问题诉求“一键解答”,高频惠企服务“一律免费”。在园区建造成立了街道级企业服务中心,针对企业空间、订单、融资等共性需求,组织公明“工业集市”订单对接会、“融资担保助企行”等特色活动,为50余家企业匹配订单、资金,帮20家企业匹配空间,为企业减租超1500万元。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政企良性互动,让公明成为更具竞争力、向心力的营商热土。主动配合小散工程报备、积极加入城市治理志愿队……各项工作在政企互相支持下顺利开展,干事创业氛围愈加浓厚,企业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深圳市思易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发展势头火热的企业,今年计划扩大生产,但所在园区缺少空置厂房。面对该问题,思易科技公司反馈给了“老熟人”罗钟园长。经梳理辖区厂房资源并洽谈多个园区,罗钟园长为思易科技在坤厚工业园腾挪整合出一片合适空间,并持续跟进入驻、装修等流程,目前企业新厂房已正式投入生产。



  做懂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

  服务企业是个专业活,从产值纳统、技改申报到升规条件、政策适用等必备经济知识,都需要学深悟透成为“行家里手”,才能精准向企业传递,为企业答惑解疑。

  成立政策专题研究小组、开展业务培训、制作政策“知识卡片”、设立经济部门咨询热线……公明街道定期组织园长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本领,夯实“六管”履职根基,园长团队逐渐成长为服务企业的“行家里手”。



  2023年底的“小升规”申报是园长业务能力的有力证明。公明街道依托园长熟知申报政策优势,发动园长扫楼式摸排升规潜力企业,指导提交申报资料,共指导47家企业完成“小升规”,数量为全区最高。

  2023年以来,园长上门走访指导企业纳统,共提升规上工业产值上百亿元,2024年1-2月增加值增速达25.2%;组织小升规、国高、税务等政策专场宣讲及“送政策、送服务”进园区等活动共10余场,提供送政策上门服务100家次;指导升规纳统47家企业,完成申报国高179家,认定“专精特新”企业63家,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并帮助企业申请小升规、技改等补贴超3000万元。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