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级湾区,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新篇章?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中心脉络,我们期盼怎样的河流与水岸?关于世界级水岸城区的新构想,深圳市光明区正面向全球寻觅全新答案!
2023年8月16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承办的深圳市光明茅洲河中央水岸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国际咨询旨在面向全球卓越设计机构,寻找那些最具创意、最具特色且实际可行的城市设计方案,共同构筑一幅“可实现的美好蓝图”。
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建设高颜值世界一流科学城
光明区位于深圳西北部,1978年,这里是远离中心城区的国营农场及村镇企业聚集地。2018年,光明新区正式升级为深圳光明区,同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选址光明区集中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光明科学城。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先行启动区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多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光明已成为肩负创新使命、朝气蓬勃的科学新城。
在155.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光明正以世界一流创新城区为标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努力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区范例。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在大山、大水与城区交汇之处,一座高质量高颜值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正蓄势待发。
孕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机 探索母亲河与城市相融共生
作为科学城建设的重要抓手,茅洲河的治理一直是光明区的工作重点。作为深圳的第一大河,茅洲河奔流在光明区的核心地带,它是深圳山海连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光明区乃至整个深圳生态系统连续性功能的生态主脉。
回望2017年,广东省委书记和深圳市委书记分别担任茅洲河的省级和市级河长,为茅洲河流域的水质整治和河岸绿化提升鼓起了澎湃之势。在这场综合治理的洪流中,水、城、产三者的协同推进,催生了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的飞跃。
茅洲河治理项目屡次获得殊荣,被水利部评选为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生态环境部称其为美丽河湖推介案例,广东省则将其列为十大美丽河湖案例之一。茅洲河的治理成为水产共治的杰出楷模,积累了一系列可供借鉴、可推广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经验。
畅想滨水城市绿色发展愿景 不断提升中央水岸功能定位
2022年4月,光明区一届四次党代会首次畅想了茅洲河中央水岸作为光明城市新客厅的愿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茅洲河中央水岸蕴藏着巨大的可能性,它紧密连接着大科学装置区、公明老城中心和科学城中心区,生态、人文与社会经济的价值在此完美交融,新旧城区的联系纽带将勾勒一幅生态中脊的传奇画卷。
伴随茅洲河功能定位的不断提升,光明区将茅洲河中央水岸列入六大重点片区之一,开展了茅洲河生态文化休闲带城市设计、茅洲河一河两岸高质量实施规划、茅洲河中央水岸城市设计研究等工作。2022年12月,光明区第二次党代会更是作出开展茅洲河中央水岸国际咨询的重要部署,专注于河岸商业带、企业总部、文化街区、科创街区等核心功能,致力于打造茅洲河中央水岸,助力光明区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的新天地。
面向世界征集创意设计方案 汇聚城市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光明区已经敞开了大门,邀请全球具有综合设计研究能力的设计机构参与,提供国际标准和本土特色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本次国际咨询将历时5个月,经过“报名及团队遴选”和“方案设计及评审”两个阶段,最终选出3个优胜方案。这将是一场国际合作的盛会,借助全球创新智慧,集思广益,为光明区获得世界级水岸城区的答案而努力。
展望未来,茅洲河中央水岸将融合绿色低碳、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等先进技术,傲然成为深圳科技山水体验的新名片,也将成为未来湾区人才的精神家园。这里将充满创新的活力,提供多样化的创新生活服务,构建高可达性、多元化的公共空间网络,满足不同需求,共创人、城、景融合的山水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