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机构

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举办寻找光明忆“新春”特色采风活动之“在皮影戏里寻找儿时的记忆与快乐”

日期:2019年 02月 18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

字号:

  (群众体验皮影艺术)

  (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团现场表演)

  在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皮影戏是很多人最期待的“手工电影”。如今,随着时代发展,皮影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2月16日,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举办寻找光明记忆“新春”特色采风活动,让市民们在皮影戏里寻找儿时的记忆和快乐。

  走进新时客皮影工作室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项集绘画、雕刻、表演、口技、音乐、魔术、传说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了让市民能看到精彩的皮影戏表演、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简称文艺中心)带领市民前往光明区光明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简称“光明职康中心”)的新时客皮影工作室一探皮影幕后,近距离体验学习皮影制作以及了解皮影人幕后的故事。新时客皮影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由光明职康中心10名残疾人合办而成。是一家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皮影戏表演与皮影手工艺术品制作为主营业务,传承与保护皮影戏为目标的残疾人创业工作室。

  活动中,皮影工作室学员们为大家展示了《西游记——大变化》桥段,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市民还通过与学员交流,了解到皮影戏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在学员的演示和指导下,市民体验了一把皮影手工艺术品制作的乐趣。制作皮影的材料是牛皮,需要用专门的雕刻刀在牛皮上一点一点地雕刻,牛皮非常硬,每一刀下去都非常吃力。看似简单的一幅皮影,需要一天才能完成,有些构图复杂的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一幅。要想做出精美的皮影手工艺术品,得经过专业的皮影雕刻实操技能训练,具体包括磨蜡、画稿、拓样、上色、雕刻、剪样、装裱、边角料的合理利用等,步骤繁多,除了要心灵手巧还很考验个人的专注度和耐心。

  近距离观看皮影戏

  近距离感受了皮影幕后制作以后,当天晚上,文艺中心还邀请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团来到光明表演《鹤与龟》《武松打虎》《金斧头》三个皮影戏剧目。

  昏黄灯光下,剪影翩然起舞,在这一方小天地间,小小彩色皮影的魅力展露无遗。现场观众聚精会神,不敢眨一下眼,生怕错过精彩一幕。带着小孩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皮影戏是古代的老百姓和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片,我想让孩子穿越一下,看看皮影艺人是怎么表演皮影戏的,在观赏的过程中让我的孩子感受中国皮影的艺术美。”

  编后语

  时光流逝,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一代又一代人关于年的记忆都不尽相同。

  寻找光明记忆“新春”特色采风活动的意义不仅是让中老年人重现儿时记忆、找到久远的年味和快乐,还能让大都市年幼的孩子们有了新的收获,也让两代甚至三四代人在此时此刻产生与年有关的共同记忆。

  横亘上千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戏的意义和魅力不言自明。小编希望能有更多与之相关的活动,让更多人看见、触摸、学习,让皮影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也让一代代的人拥有更多共同的记忆与共鸣。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