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光明新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4年 04月 24日    信息来源: 光明新区

字号:

  今天,光明新区在这里召开2012年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回顾新区2011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坚持艰苦创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建设质量光明、速度光明、园区光明、绿色光明、幸福光明,努力推动光明新区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下面,我代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大运之年,是光明新区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拉动、快速度发展”的经济发展原则,把“大运之年”变成“大干之年”,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新区经济保持高质量、高速度增长,主要指标跃上“四个新台阶”

  2011年,光明新区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同比增长2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0亿元,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4亿元,增长3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 亿元,增长25.2 %;进出口总额85.3 亿美元,增长4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5亿元,增长74.7%(剔除财政体制变化等因素,实际增长36.4%);国地两税收入42.5亿元,增长27.3%。主要经济指标跃上“四个新台阶”:

    一是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GDP由新区成立之初的151亿元,增长到接近400亿元,朝着王荣书记提出的新区经济总量至少要达到500亿元、1000亿元规模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两税收入由成立之初的15.5亿元增至42.5亿元。

   二是增长速度跃上新台阶。在前几年主要指标保持大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今年GDP增幅接近30%,地税、进出口增幅超过40%,财政收入增速70%以上。

   三是企业转型升级跃上新台阶。上市企业从新区成立之初的4家增至22家,世界500强由3家增至10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13家。光明高新园区正式落户项目94个,总投资620.5亿元,其中单额投资10亿元以上的达16个。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企业年专利申请量,从新区成立之初的每年不到200件,增至今年的1910件,增长了近10倍,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得到快速提高。

    第二,园区经济发展迅速,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十大专业园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出台了《光明新区打造十大专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华星光电顺利实现量产,成功引进旭硝子玻璃基板项目,林德气体、美国空气化工等世界500强大型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光明国际平板显示园区已经形成,被省政府认定为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星源材质等11个项目年内投产,研祥、远望谷等16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键桥通讯、普耐等12个项目即将动工,新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LED、生物医药等园区加快形成。内衣、模具、钟表三大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钟表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上市企业总部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明确选址。

    二是招商选资态势良好。腾讯、中节能、京东商城等一批知名企业与新区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卫武光明、飞亚达等10个项目通过土地转让“招拍挂”方式取得产业用地。在瑞士巴塞尔成功举办新区招商引资活动,瑞士精密时计、菲尼克诗等知名企业与新区依波、格雅等9个钟表项目成功签约。积极参加新疆喀交会、南宁东盟博览会、厦门投洽会等6场国内展会,累计签约项目100余个,合同金额超过45亿元。外资利用大幅增长,全年吸收合同外资5.2亿美元,同比增长423.7%,增速全市第一。

    三是文化和商贸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华强文化、招商局“光明智慧城”、华侨城“创想新城”三大文化产业项目引进工作稳步推进,其中华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已完成选址。宝利来光明国际五星级酒店已开工建设。国美电器、百誉3D影城等相继开业。成功举办第四届旅游文化节,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全年新区接待旅游总人数39.4万人次,增长35.1%,旅游收入首次过亿,增长37.6%,新区日益成为深圳市民休闲旅游新选择。

    第三,绿色新城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形态加快形成

   一是城市配套水平不断提高。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加快一批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光侨路、新区展览中心、新城公园等35项重点工程在大运前顺利竣工,新区文化馆、图书馆和新区公明体育中心已建成。广深港客运专线已开通。松白路、南环大道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东明大道等一批道路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光明污水处理厂接驳工程,污水处理量由2.5万立方米/天提升至10万立方米/天,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燕川污水干管二期、新区污水支管网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光明污水干管二期正抓紧施工。供水规模20万吨/天的光明水厂一期、可供原水46万吨/天的石甲线原水工程全面动工建设。

   二是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成果。出台《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慢行交通等5个重大规划。组织参加第七届国际绿博会,成功举办第三届绿色光明论坛。新增25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示范类型从政府投资扩展到社会投资,从新建建筑扩展到城市更新项目。太阳能屋顶示范项目集热板面积达1.58万平方米,光大环保杜邦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为中国南方单个面积最大、容量最大的屋顶光伏电站。国家级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广深港门户区36、38号路,作为示范工程已建成。

   三是市容环境明显提升。按照“办赛事、办城市”理念,把握节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投入3.6亿元,全面开展建筑立面刷新、街景整治工程和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对迎宾大道等27个项目实行景观改造,刷新建筑面积33.28万平方米,打造了光明大道、公明办事处周边6条道路等一批灯光夜景。162个城中村消防整治项目提前完工,并通过考核验收。参照特区标准实行绿化管养。新增公园总面积98.16万平方米。清理乱摆卖3.5万宗,清理“三乱”2.1万宗,市容环境明显改善。

   四是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推进。继续强化领导挂帅、分片包干的土地整备工作机制,坚持“整备、管理、查违” 三同步原则,土地整备“光明模式”初步形成。全年累计整备土地265.13万平方米,移交储备用地89.49万平方米,确保了新区产业发展以及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光明水厂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公明陶瓷厂旧改项目基本建成,光明商业中心项目已动工,公明新创维项目通过市里审批。

   五是查违形势稳定可控。以卫片执法为抓手,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全年拆除永久性违法建筑总面积4.1万平方米,拆除临时性违法建筑及排栅约50.4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司法查违,对阻挠和暴力抗法的10名业主和包工头依法刑事拘留,有效打击和震慑了违建业主的嚣张行为。顺利通过了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和部、省、市卫片执法验收。

    第四,社会建设强力开展,民生福利不断改善

   一是管理服务创新成效明显。在全国首设社会建设局。创造性提出社会建设“三同”理念,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思想认识上“同位”、工作部署上“同步”、资源保障上“同力”。“织网工程”推进顺利,白花、玉律两个市级试点社区,成为新区乃至全市的亮点。义工(志愿者)服务网实现社区全覆盖。“旅业式出租屋”、“网络出租屋”等创新监管模式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推广。社会组织加快发展,新区登记注册社会组织99家,比新区成立前增长90%。顺利完成社会组织年检工作。社会建设一系列创新举措,受到王荣书记、穗明副书记、李铭常委等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评价。

   二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再上新水平。在全省率先试行教育券制度,促进教育公平。高考升学继续保持“低进高出”,获市高考超越奖。新区高级中学、东周小学、爱华小学跻身全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50强。新区实验学校定向越野获世界中学生锦标赛佳绩,王穗明副书记亲自来校祝贺。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新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正式挂牌,公明、光明社康管理中心相继成立。全年社康门诊量占门急诊人次比重达50.15%,高于全市36%的平均水平。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新区疾控中心大楼主体即将投入使用。新区流动人口、户籍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分别比市下达指标高7.97%、2.74%。

   三是就业创业、救济优抚等工作扎实有效。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大学毕业生“一帮一”就业援助活动,举办“春风行动”、户籍人员专场等各类公益性招聘会20场,促进8716人就业。全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新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100%,“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率96%。为劳动者追回欠薪8291.1万元。规范低保救助,发放各类低保救济金2100多万元。拨付居家养老、助残、廉租住房补贴等各类补助670多万元。慈善活动积极开展,募集善款477万元。“双拥”工作积极开展,发放慰问金和抚恤补助375万元。

   四是土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取得新突破。“整体拆迁、统建上楼”进展顺利,万丈坡、塘家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同富裕第二期安居工程、新羌拆迁安置房等4个项目年内可完工,提供住房2850套,群众住房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公明办事处317亩返还用地已完成初步选址,23块自征地正加紧办理手续,公明1100亩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有望统筹解决。光明集团土地确权全面启动。光明办事处8个社区股份公司组建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凤凰、长圳社区服务楼等17个基层项目顺利竣工。

   五是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通过领导干部下访、接访、走访“三访”活动等系列举措,重大不稳定因素预警率、矛盾纠纷化解率明显提高。全年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519宗,同比下降43.8%;办结5485宗,办结率99.38%;重大不稳定因素预警率达100%。排查重大矛盾纠纷26宗,同比下降13.7%。民族、宗教、侨务领域保持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全年总警情平稳下降,刑事、“两抢”、“两盗”警情分别下降11.08%、27.71%、3.76%。查处涉毒案件548宗,28个无毒社区阵地得到巩固提升。群防群治工作扎实推进,新创建安全文明小区4个、围合式小区14个、省级六好和谐社区4个。出租屋“楼长制”全面推广,已有1万多名楼长坚守岗位,开展工作。大运期间实现开幕当天刑事案件“零警情”,闭幕当天“两抢”及八类暴力案件“零警情”。

    六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党政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格落实。全年排查各 类安全隐患3780家,整改完成3179家,整改完成率84.1%。对160家中小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托管。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6050户,疏导办照7900多户。成功保障了新区所提供的大运会牛奶、快餐等食品供应。

   第五,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廉洁新区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区域化工作全面推进。“市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顺利完成社区“两委”换届,社区班子结构 进一步优化,战斗力明显提高。完成12个社区综合党委设置。新建成6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成立新区两新工委及 5个“两新”组织党(总)支部。工青妇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强化,新建共青团组织16个,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93.6%、职工入会率81.8%,“妇女之家”实现社区全覆盖。

   二是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创新用人制度和干部选拔机制,全年公选11名处级干部。组织开展新区首期处级干部北大研修班,选派中青年干部赴贵州艰苦地区开展“三同”锻炼,选派干部赴港参加2011年业务专题研讨班。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931人,超额完成年度人才引进计划。组团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会,获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展示金奖。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实效。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全市率先制定《光明新区建设“廉洁新区”五年规划纲要》,重点打造“廉洁政府、廉洁市场、廉洁社会、廉洁干部、廉洁公民”五大廉洁体系。延伸绩效考评范围,将新区2011年86项中心工作任务及区属、驻区23个单位全部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全力推进并联审批,市政类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审批时间缩短88个工作日。社区党廉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新区所有社区均成立纪检组织并设置纪检委员。打造阳光审计体系,加强项目审计,核减造价1.88亿元。坚决查处违纪案件,全年共受理信访举报82件,办理65件,立案8宗,党政纪处分17人。

  四是宣传文化工作亮点纷呈。围绕新区中心工作,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良好新区形象。“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大干200天”行动深入开展,光明新区在全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成为进步最明显、成效最好的城区之一。大力开展“关爱行动”、举办“迎大运文艺晚会”、开展新区篮球比赛、社区杯篮球赛等系列群众文体活动。培训城市U站志愿者230名,社区志愿者840名,社会志愿者1.17万名。开展“新区青年讲礼仪”等各类文体活动80余场。每周开展公务员文明出行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在交通要道、路口和社区开展文明劝导、环境净化、治安巡逻等志愿者服务,参加人员2800多人次,新区群众文明素质和新区公共文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同志们,回顾2011年工作,我们真抓实干,创新进取,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速度令人振奋,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每一项成就,每一点发展,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市直各部门及驻新区各单位对新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离不开新区、办事处和社区干部的忘我工作、辛勤付出;离不开新区广大市民的关心理解、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新区各部门,驻新区各单位,公明、光明办事处和各社区,以及关心、支持新区开发建设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的工作实践,一年的奋进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高速度增长,作为新区建设发展的不懈追求。我们在发展上重视速度,更追求质量,全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自主创新,GDP增速达到28.5%,速度全市最快,创造了振奋人心的光明速度,打造了一流的光明质量,保证了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以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作为新区建设发展的根本。我们以园区经济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光明现代化国际一流园区为己任,以打造专业园区为载体,以改善服务为重点,强力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和加快建设,有力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新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增强,新区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必须坚持以城市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作为新区建设发展的重点。我们以迎大运为契机,集中力量加快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新区市容环境明显提升,城市形象明显改善,真正实现了“办赛事、办城市、惠民生、促和谐”的目标。

  ——必须坚持以社会管理创新、民计民生改善,作为新区建设发展的关键。我们举全区之力,抓社会建设、抓民生改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瓶颈,为群众谋利益、解疑难、办实事,为新区建设发展赢得了民心,赢得了理解和支持。

  ——必须坚持以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作为新区建设发展的保障。我们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作风建设,不断提升队伍士气,提高队伍战斗力,增强新区各部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有力保障了新区各项事业的开展。

  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新区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产业服务力度不够,土地整备需进一步加强,打造国际一流园区任重而道远;二是新区城市功能和市容市貌虽有提升,但与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尚有距离;三是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离新区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四是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与新区建设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待提高。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在以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主要工作

  认清形势,把握形势,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2012年是光明新区成立五周年,从当前发展外部环境来看,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市场信心下降、各类风险明显增加,世界经济可能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在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暴露出经济增速回落、国内需求放缓、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加大、实体实业发展不景气等隐忧,稳增求进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从深圳发展态势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特区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深港加速合作,珠三角地区加快融合发展,“深圳质量”新标杆树立,前海发展势头强劲,龙华、大鹏新区成立等一系列有利因素和条件,深圳市经济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但随着全球产业进入新一轮升级发展期,深圳转型升级的任务将更加迫切。光明新区作为全市第一个功能新区,经历了打基础的起步阶段,已进入了全面发展、全面提升的新时期,一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一批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的进驻和投产,一批困扰新区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加快解决,将为光明新区的新一轮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活力。

  综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新区的发展要求,和深圳质量的发展标准,结合光明新区发展实际,未来几年,我们将全力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加快建设高水平功能新区,努力将光明新区建设成为深圳转型发展的新平台、区域发展的新标杆,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打造质量光明、速度光明、园区光明、绿色光明、幸福光明。

  质量光明:就是要按照“深圳质量”的要求,树立质量至上、争创一流、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不走“先发展后转型、先低端后提升”的发展路径,以“光明质量”为新标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新区建设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速度光明:就是要将快速度发展、高速度增长,作为新区发展信心的保证、奋斗的目标。从效率入手,以速度为先,争取新区经济持续保持25-30%的增速,不断扩大经济规模,壮大经济总量,再创新的辉煌。

  园区光明:就是要始终坚持“产业第一”,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以专业园区为载体,以大项目为龙头,突出产业的科技和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加快产业聚集,打造国际一流产业园区,实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

  绿色光明:就是要充分依托新区良好的生态条件,以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绿色交通为主要支柱,坚定地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打造现代化绿色新城。

  幸福光明: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以创新为主要抓手,以社区邻里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织网工程”等举措,大力加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方式,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治安维稳形势明显好转、外来人口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光明新区2012年工作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根据“深圳质量”的发展要求,以打造质量光明、速度光明、园区光明、绿色光明、幸福光明为目标,按照“产业第一、园区带动、配套优先”的经济发展原则,继续实施 “三步走”战略,以城市发展引领各项事业发展,以园区经济引领新区经济全面发展,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确保经济增长高速度,产业发展高质量,城市发展高水平,不断改善民计民生,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新城,打造新的区域发展极。

  根据上述发展思路,2012年光明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510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5亿元,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亿元,增长25%;进出口总额98亿美元,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3亿元,增长18%;国地两税收入51亿元,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5%;城市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2012年,我们将全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第一,以园区配套完善为着力点,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加快打造国际一流产业园区

  一是加快完善园区配套。坚持“一区多园”发展思路,围绕光明国际平板显示园区、LED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十大专业园区的产业发展需求,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园区“吃饭难”、“坐车难”、“购物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以甲子塘、木墩、塘家等片区为重点,加快光明高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和高新东、高新西配套宿舍建设,尽快启动综合服务中心等园区生活配套、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并取得明显进展;加快推进宝利来光明国际五星级酒店建设,促成吉之岛、麦当劳、肯德基等知名商家尽快落户;打通同观路、科裕路、东明大道等关键干道,完善园区内部道路微循环。加快内衣、模具、钟表三大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宿舍建设。加强绿化养护,提升园区形象。

  二是加快推进园区创新资源集聚。加强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市高新区管委会的战略合作,完善新区企业孵化体系。加快推进招商局科技企业加速器、光电企业加速器、新区科技创新中心规划建设,积极搭建自主创新平台。启动建设留学生创业园,鼓励海外留学人员自主创业。积极吸引担保、创投等风险投资机构入驻新区,实现产业资本与新区优质项目的对接。

  三是加快提升园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实施重点项目班子成员牵头负责制,有针对性开展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服务活动。加强新区高新办服务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拓展服务范围。重点解决园区企业在人口管理、教育、房屋租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提高园区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完善新区经济发展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扶持总部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强银、政、企合作交流,为园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通过落户奖励、新增无息贷款、贴保等扶持方式,进一步扶持新区企业做大做强。加强税收征管服务,强化已在光明投资建厂企业的协税力度,积极协调用地企业将注册地迁入新区或成立法人单位,扩大和培植税源。

  第二,以产业项目落地为着力点,突出新区产业的科技和文化内涵,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一是狠抓产业发展“333”计划和“百亿企业工程”落实。大力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快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尽快形成规模化产值。以龙头项目和产业链为重点,确保华星光电顺利发展,推动研祥、旭硝子、普联等一批重大项目早动工、早建设、早投产。抓住国家、省、市鼓励技术改造的机遇,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争取用3年时间打造5个100亿级企业、5年时间打造10个100亿级企业,培育一批产值过10亿、50亿,税收过亿元、甚至10亿、数十亿的纳税大户,由此带动形成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二是狠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根据新区产业导向和发展形势,以专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明确发展重点和年度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加快打造以杜邦太阳能、拓日新能源等项目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园、以昊天龙邦、星源材质等项目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园、以迈瑞、卫武光明、康泰生物、葛兰素史克海王等项目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以腾讯、远望谷等项目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产业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是狠抓招商选资和发展后劲。严格项目准入机制,瞄准产业链高端和缺失环节,主动出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招商活动,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中国100强和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瞄准“专、精、特、新”,着力打造发展动力强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上市公司企业总部和大型企业南方总部。争取深能源LNG电厂、腾讯研究及总部培训基地等重大项目尽快进驻。

  四是狠抓文化产业和旅游品牌。积极推进华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华侨城“创想新城”、招商局“光明智慧城”三大知名文化产业项目落户新区并开工建设,以大项目带动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赶超发展,打造“高端化、总部化、低碳化、集群化”高新文化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创意、动漫体验等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品牌。整合侨文化、服装、内衣等文化资源,实现新区文博会分会场零的突破。以公明骑楼文化、光明越南华侨文化为“引子”,培育发展“公明骑楼文化古街” 、“东南亚风情街”等地方特色产业。提升国家级农业高科技园建设水准,打造现代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基地。继续办好旅游文化节,着力引进知名旅游文化企业,提升新区旅游品位,把光明打造成深圳特区“后花园”。

  第三,以基础设施竣工为着力点,突出城市功能提升,高标准、高速度推进城市配套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一批城市配套设施全面竣工。以新区成立五周年为时间节点,强力推进近几年开工建设的“九纵八横”主干道路,以及教育、文体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协调推进轨道6号线建设,先行开展相关拆迁工作。加快建设20千伏配网试点和通信基础设施,建成玉律、东坑等变电站。加快建设光明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干管二期、石甲线原水工程及基层供水管网、污水支管网改造等民生工程。加强新区17座小型水库管理。加快总长约70公里城市及社区绿道网建设,为新区群众提供绿色出行和户外运动的休闲空间。积极开展茅洲河清淤治理和景观工程,改善茅洲河水质。

  二是积极推进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充分融入国际元素、现代元素。以城市发展单元为切入点,探索现行体制下土地整体开发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引入重点项目,积极推动广深港门户区、光明中心区等片区开发建设。加大旧改申报力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更新范畴,动工建设光明商业中心、公明新创维片区、东周旧改片区、公明商业核心区、公明旧街等项目综合改造和城市更新。

  三是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认真落实《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专项规划》,指导和规范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绿色建筑项目评审认证,将新建设项目纳入示范项目。重点推进广深港门户区南片区23条市政道路、行政配套区北片区“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加强对非法养殖的清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排污监管,对重污染及废水治理不达标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

  四是积极推进投融资工作。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手段,探索推行BT等建设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新区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动工建设BT项目,积极推进与特区建发集团的合作,支持特区建发集团参与光电加速器、平板显示园区商住配套等重点项目、重点片区建设。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实现土地注资,增强新区融资能力。

  五是积极推进土地整备。继续将土地整备列为“一号工程”,加快土地征转与清理,迅速形成成片、成规模土地资源,确保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组织开展新区土地使用情况调研,尽快摸清底数。年内完成光明高新园区已征转土地的清理并加强管理,加快推进未征转土地征地工作。尽快完成玉律1.65平方公里储备统征地、同富裕北片区返还土地的整备。探索推进“整村搬迁”,力争在凤凰村、茶林村等取得突破。加大基本农田改造土地整备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严格落实新区与企业产业用地出让协议,加大对已出让产业建设用地的核查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四,以管理服务创新为着力点,突出社区服务,不断增强科学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切实抓好“织网工程”建设。按照“边干边织,越织越密”原则,查漏补缺,不断扩大网格管理服务覆盖面。加快建成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社会管理网络服务信息平台,虚实结合,信息集成,实现各个网络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一格六员”责任制,把“网织在格上”。加大对各级社会管理服务网格的检查评估,确保每张网络切实发挥作用。

  二是切实抓好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原则,将社会服务有针对性的扩大到所有人群。以白花、玉律两个市级试点社区为突破口,以社区邻里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为主要平台,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方式,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家园意识,使其主动融入社区。探索通过政府合同立项、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税收减免等政策和措施,吸纳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年检评估,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切实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继续开展“三访”活动,推行重大不稳定问题包案制,建立健全重大矛盾个案挂牌督办制。建立三级维稳排查网络,构建“大调解”体系,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完善社区综治信访维稳站建设,延伸维稳工作触角。加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度,加强情报收集、信息报送和研判工作,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推行医患纠纷第三方参与调解机制。依法加强劳动监察、仲裁工作,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四是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开展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两抢”、“两盗”等刑事犯罪。加大“围合式”安全文明小区、无毒社区、和谐社区创建力度,对碧眼旧村等35个小区进行巩固提升,对已建小区逐步实行物业化管理。强化群防群治队伍管理和教育整顿,规范执法工作。全面推行“楼长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清理挤压,加强重点行业、场所的监管。扎实做好禁毒整治工作。积极推行“租赁通”和视频门禁系统,加强出租屋管理。

  五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 坚持各级领导每周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继续推行安全生产托管和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起重机械、简易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和自救能力。针对社会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积极开展打击“地沟油”等各类专项整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六是切实抓好查违工作。继续保持查违的高压态势,以“三铁”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黑五类”违建的查处力度。加强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平台建设,强化司法查违,查事和查人相结合,重点查处典型案件。强化日常监管,严防出现新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加大对市政工程及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抢建“博赔”行为。积极推动上级部门出台危房改建和加、改、扩疏导政策。加快国有储备土地清理移交,实现规范、统一管理。

  七是切实抓好城市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完善区、街、社区三级城管网络,消灭管理盲区。全面推行城市管养考核奖励和淘汰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环卫进社区实现新区全覆盖。严厉查处乱倒余泥渣土、乱摆卖、乱张贴等行为。加强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加强废品收购站、小加工作坊等行业的监管,巩固“清无”工作成果。大力加强泥头车专项整治,依法打击非法营运。继续深化禁摩工作。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积极扩大光明高新园区公交运营范围,消除公交出行“盲点”,提高公交覆盖率。完成松白路、观光路等主要道路公交站亭建设或改造。增加绿的投入,规范出租车管理。  八是切实抓好城市文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神动力。牢牢把握新区成立五周年契机,做好舆论引导和新闻策划工作,振奋新区干部职工的精神,充分展示新区建设发展的良好形象。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实力。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建设,大力开展城市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以民生工程建设为着力点,突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改善民计民生

  一是全力加快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年内安排资金10亿元,重点保障民生项目建设。加快完成新区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和现有学校改扩建等12个教育项目。加快建设新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的住院大楼和社康中心等8个医疗卫生工程。推动新明医院、第十高级中学尽快动工。加强建设社区邻里服务中心和社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完成1700个消防栓整治,提高社区配套服务水平。全面规划建设社区公园,确保居民区500米范围内享受绿色休息空间。

  二是全力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继续加大“整体拆迁、统建上楼”工作力度,严格按照进度要求,倒排时间,加快推进。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快解决公明田寮社区原居民土地诉求问题。尽快明确公明办事处317亩返还用地选址,年内完成光明集团土地确权工作。

  三是全力支持社区经济发展壮大。加大社区经济扶持力度,减轻社区公共支出负担。争取继续实施新一轮同富裕工程。进一步引导社区转变发展观念,加快“腾笼换鸟”、转型升级,通过依托大项目提升发展水平等方式,实现转型发展尽快破题,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加快光明办事处社区股份公司组建工作。加大区属国有企业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力度,提升企业效益。加快推进卫武光明、晨光乳业改制上市。

  四是全力发展繁荣文教卫体事业。科学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加快新区国际学校、特色学校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校园风貌与文化品位。积极引进知名幼教机构,加强对民办学校与幼儿园的指导监督,提升民办学校教育水平。加快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全面推动新区人民医院二甲医院创建工作。紧密配合医改工作,全面推行医院管理制度改革。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繁荣社区文化,丰富市民生活。

  五是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帮扶力度,对低收入群体实施分类帮扶。继续实施“三业工程”,尽快出台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继续推进“订单式”培训。加大户籍大学生就业服务力度。发挥创业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引导户籍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失业人员大胆创业。妥善解决归侨侨眷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再就业等问题。继续做好残疾人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扩大慈善救助范围。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和对口扶持工作,确保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的完成。

  第六,以党建和队伍建设创新为着力点,突出提高战斗力、执行力,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干事创业环境  一是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光明模式”。 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落实新区党建五年规划,加快推进基层党建区域化。加快基层党群共建阵地规范化建设,年内所有社区实现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两新”组织党群服务室建设,积极发动“两新”党员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生活。加快建设党建信息平台。以党建带群建,深入推动玉律社区工会“筑基工程”行动和市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创建工作,由点及面,带动社区群团组织活动阵地加快发展。

  二是不断加强廉洁新区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廉洁城市的决定》,深入推进廉洁新区建设。全面开展梳理权力排查风险活动,在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风险点狠抓制度完善,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度约束和监督制约。坚持教育与监督并重,重点办好“三纪”教育培训。加大对基层社区工作站、窗口部门的明察暗访力度。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黑名单制”,推进廉洁工程建设。继续保持查案力度,严肃查办群众投诉和反应强烈的违纪案件。

  三是不断加强行政效能监督和责任追究。完善新区体制机制,优化机构职能设置,提高运行效能。建立健全部门绩效评估制度,进一步推进并联审批。紧紧围绕土地整备、查违、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新区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和审计一体化机制,重点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实行更为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对工作推进不力、工作出了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坚决按规定进行问责。

  四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思想道德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竞争性选拔干部新机制。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围绕新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大各类高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人才强区。继续办好中青班、处级干部北大研修班。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抓好年轻干部和妇女干部的培养,关心干部生活,努力营造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大力加强党员干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造精神,整治“懒、庸、怕、利”等不良作风,打造一支有激情、有战斗力的队伍。

  第七,加快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庆祝新区成立五周年

  全力推动产业类、城市配套类、民生保障类“三大类”十大项目建设。每个项目都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具体负责人,时间倒排、强力推进。新区督查和纪检部门对项目进度要随时跟进,确保责任落实。

  一是4个产业发展项目。旭硝子玻璃基板、研祥智能研发生产基地两个项目竣工投产;华强文化产业基地、腾讯研发及培训基地成功落户并动工。

  二是4个城市配套项目。华星光电周边主干道路(含光明大道东段、东长路、东明大道)全线通车;光明高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完成形象进度40%;高新园区配套宿舍(含高新东、高新西)主体工程实现封顶;高新园区综合服务中心破土动工。

  三是2个民生保障项目。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建成投入使用;“整体拆迁、统建上楼”安置房万丈坡、塘家片区主体工程实现封顶,果林村片区实现动工。

  同志们,2012年是光明新区成立五周年,新区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面临全新竞争态势,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抢占先机;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加快发展。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创新进取,在发展速度上争先,在发展质量上创优,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新区成立五周年献礼,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