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8日是第71届“世界麻风病日”暨第37届“中国麻风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麻风病,一个流行至今的古老传染病,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不治之症,今已可防控、可治愈,不再可怕。今天小编来带大伙儿认识一下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包括皮肤和周围神经等部位。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
麻风病通过长期密切的接触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传播,但传染性较弱,95%的人对麻风菌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也不发病。麻风病发病缓慢,平均潜伏期为3~5年。
麻风病有什么症状?
1、诊断不明或者久治不愈的慢性皮肤病(三个月以上)。
2、皮肤闭汗(局部干燥)或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行感。
3、酒醉面容,眉毛稀疏脱落。
4、面部或耳垂出现肿胀或结节肿块。
5、水肿性红斑损害、结节性红斑损害。
6、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
7、手或足发生无痛性伤口、溃疡或容易烧/灼伤。
8、闭眼不拢、口角歪斜、手掌指肌肉萎缩或出现爪型手、垂足等面部、手和足可见的畸形。
如何预防麻风病?
1.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少数免疫低下或者缺陷者感染麻风菌才会发病。
2.接触麻风病患者前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穿戴手套),接触后清洁洗手。患者的生活用品及餐具应单独分开。
3.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频繁的场所做好通风、消毒等。
4.怀疑或已患麻风病者应立即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5.加强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
麻风患者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1.及时就医,注意皮损部位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涂抹药物或用偏方治疗。
2.加强休息,避免高强度体力活,避免过度劳累,可进行适量锻炼如散步、慢跑等。
3.注意个人卫生情况,贴身衣物常换洗消毒,注意室内通风。
4.生活用品及个人用具分开放置,利用通风、煮沸等方法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