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政务服务 > 医疗服务 > 常见问题

高血压防治小知识

日期:2022年 10月 25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卫生健康局

字号: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联合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高血压是什么,有哪些症状?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这时就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此时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因素影响:据统计,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精神和环境影响: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焦虑等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此外,人体血压随着四季更替有所变化,通常表现为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

  3.年龄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饮食习惯因素:摄入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吸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等均可使血压升高。

  5.其他疾病的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都可能影响血压。

  “十六字口诀”科学防治高血压。

  1.合理饮食:高血压人群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三多一少”:多选择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粗杂粮燕麦、荞麦、高粱、玉米、豆类、薯类等富含钾的食物);多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海鱼。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绿叶菜;减少钠盐的摄入,控制盐的用量。

  2.科学用药。由于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用药一定要因人而异,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调整用药。治疗原则首选长效降压药,可使24小时内血压保持稳定,能更好地控制夜间血压,长期达标,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当然也要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3.勤测血压。如果家中有高血压的患者,要备有血压仪测量血压,随时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尽早自我控制,或及时去医院就诊。

  4.适量锻炼。适量运动,可选择早上或傍晚运动,选择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保持心情舒畅。

  炎热的夏季将至,睡眠质量下降,加之空调广泛使用,人体周围的温度变化大,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波动,引起高血压并发症,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尤其是夜间血压是夏季血压管理的关键,在夏季更要关注自身血压变化。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