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3年 01月 12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人民政府

字号:

  2022年,光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突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学深悟透蓄力奋发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纵深发展

  一是兴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新热潮。区委主要领导带头通过区委常委会、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等方式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压实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举办5天集训、8场报告、2次研讨的区管干部集训班,组织8期覆盖260名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开展大轮训,开展20余场“红雁启新航”云分享、“两新云讲堂”等活动,依托光明法学会开展党课学习、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累计覆盖万余人次。二是开创依法治区工作新局面。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明确工作要点,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出台《全面推进法治光明建设的若干措施》,以30条创新举措打造法治建设新名片。全面成立街道党工委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打通基层法治“最后一公里”。三是实现法治考核督察新成效。完善12类46个法治光明建设考核指标,推动全区33名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学法考试优秀率达99.28%。通过召开法治政府督察部署会、印发工作方案,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督察整改要求。四是实现建设特色街道巡回法庭新突破。实现6个街道巡回法庭挂牌实质运行,创建“一街道一品牌”特色巡回法庭司法品牌。

  (二)聚焦依法行政强化法治保障,确保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是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及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修订印发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及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对全年6项重大行政决策及2项听证事项落实督办,印发13份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全面评估清理2007-2021年间101份区政府规范性文件。二是健全法律顾问法制审核及公职律师事务所机制。试行“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发挥10名区政府法律顾问法制审核作用,全年共审查涉法事务超800项,组建重点领域法务专班,提供坚实法律支撑。全市率先探索公职律师事务所实施路径,推动政府法律事务集中办理,推进非行政编制公职律师统一聘用管理试点。三是健全复议诉讼创新机制。推行复调对接、复援对接、行政复议“质辩式”审理、“复议+检察”协作等系列工作机制,全年处理复议案件157宗,直接纠错率18.1%,作出首份复议调解书和建议书。鼓励行政机关“服判”败诉不上诉,生效判决执行率100%。四是健全多元监督机制。邀请人大代表参与预算编制、贡献科学才智。围绕《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7次专项执法检查,监督和支持区“两院”依法履行职能,创建备案审查告知提示函发放制度,全年审查12份规范性文件。

  (三)聚焦法治护航增进民生福祉,营造更优更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高地。出台涵盖12条措施的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高地方案,引进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光明科学城检察官工作室及知识产权仲裁工作站等专业机构,健全检察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知产双查”机制和法院“三审合一”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制。二是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配合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开展光明科学城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依托“虹桥法治论坛”开展高端论坛2场、讲座培训464场。实施“法治护航·与企同行”行动,聚焦33项公共法律服务清单,编制30余份合规指引,开展近400场合规培训、420余次法治体检、2000多次法律服务,确保重点园区法律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三是全力激发基层法治动能。不断巩固“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大力提升“法智护才”“法律明白人”“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效能,整合119名法律人才,全年免费提供法律服务2520人次,发展家庭法律顾问45名,结对家庭87户,西田社区法律顾问获评“广东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个人”,塘家、田寮、下村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获评国家级教育基地。四是全力构建“光明政帮办”政务服务体系。针对重点企业、高端人才提供线上线下全链条、一对一、集约式帮办服务,其入选“2022深圳营商环境十大示范案例”。

  (四)聚焦改革破题创新法治亮点,推动执法效能与基层治理能力同步提升

  一是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新局。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调研公明、凤凰街道并召开专题会,各级各部门齐管共抓实现五个“全市率先”:率先出台“1+1+6”制度体系、编制以“一套工作指引、一套典型案例、一套综合管理工具”为内容的执法指南、组建全市首个行政执法讲师团、打造“随案生成、一号一案”的智能执法平台、成立区级执法监督员队伍。二是优化涉企执法闯新路。率先开展涉企执法监督工作,依托“光明区联合执法(巡查)平台”压减重复、多头执法,开展涉企执法评议。全方位做好涉企执法检查专项民主监督,获得民建深圳市委会肯定。三是创新执法监督提质效。印发规范行政执法领域购买服务制度,形成关键环节的闭环管理体系,严防廉政及法律风险。全年开展3轮案卷评查,抽检执法案卷515宗,优秀率超92%。对38家执法单位开展行政处罚执行情况和乱罚款专项督查,依托执法监督员对21家执法单位开展近40场执法监督。四是强化执法保障创新绩。组织全区执法单位开展执法证考试,通过率达80%,推动各街道配齐“2+N”法制审核力量。发放《审计以案释法三十例》近900本,率先在全市应急管理领域探索非现场执法,全市首创“拿地即开工”等改革成果,文化广电领域执法案例获评全省优秀案卷,“新小湖”智能网格巡检机器人引导整改违规事项680余件,大力提升执法水平。

  (五)聚焦依法调解维护和谐稳定,探索多元纠纷化解模式

  一是推动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迭代升级。编制7大工作指引109条措施,全年共受理群众诉求11231宗,化解率达98.06%,荣获第十九届深圳关爱行动“十佳创意项目”奖,信访局主要负责人获评“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二是打造多领域调解“光明标准”。出台《开展商事调解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商事调解中心,争创全国非诉矛盾纠纷化解示范区,试点成果在第四届新时代“枫桥经验”高端峰会上作主题发言并向全国推广。成立光明区人民调解协会,依托4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200名兼职调解员及24个调解工作室,全年调处纠纷5662宗,成功率达99.13%,涉及金额3.1亿元,8名调解员获评全市优秀个人,4个调解组织获评全市优秀组织,3篇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三是改革劳动争议“简易速裁”提速提效。创新工作规则,建立首个“检察+行政”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裁审衔接”,推动“简案速办”压缩1/3以上办案时限,全年劳动仲裁案件累计结案率居全市第一。四是实现“数治光明”一网统管。建设“数治光明”一网统管平台,出台党建引领网格治理“1+9”文件,提高全域治理一网统管信息化水平。

  (六)聚焦科技赋能增亮法治成色,探索智慧司法提升法治水平

  一是试点建设“全周期”法治光明执法分平台。全市率先开展执法系统分级部署并实现本地化改造,推动办案效率平均提高50%以上,全市率先形成“随案生成、一案一号、一卷一码、一码缴款、自主查询”光明模式。二是推广“全链条”法援和调解平台。打造全市流程最长、功能最全的法援和调解系统,实现群众“扫码”申请、机构“一键”审批、后台“实时”反馈的全网办理模式,全年办理司法确认案件3356宗。三是打造“全覆盖”多样化智慧普法平台。打通38家普法单位壁垒,推动普法产品与“以案释法”有机结合,创造“水务特攻队”等特色普法产品134份。四是实施“全方位”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平台。上线全国首个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平台——“光明智慧未保云服务平台”,实现多部门跨层级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二、存在不足

  2022年以来,光明区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法治人才资源禀赋不强,各领域资深律师、法学专家以及复合型专业人才紧缺,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法治社会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群众尊法用法、企业合规意识仍需增强。三是法治建设创新亮点不够,在国家、省层面亮点提炼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光明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光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助力深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

  (一)围绕建设法治光明,多向发力绘就法治化营商环境新蓝图

  一是夯实法治基础。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落实法治光明建设若干措施。依托普法联盟,擦亮“虹桥法治论坛”品牌,完善普法产品生产配送、评价提效等机制。二是强化法治保障。建设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监管、专业调解、商事仲裁等一站式全链条保护机制。三是健全智慧政务。完善“光明政帮办”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帮办服务档案,优化服务流程。四是依法开展人大监督。落实执法检查和专项监督,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二)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多管齐下推动依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一是大力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加强法治光明建设考核和法治政府督察,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街道党工委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履职尽责。优化法援、调解、普法、执法四大信息化支柱,完善“智慧司法”体系。二是坚持依法行政。通过聘前审查、履约评价强化区政府法律顾问法制审核,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规范性文件管理。深入探索公职律师事务所机制,完善机构设置和实施路径。开展法治体检,全面评估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三是推动严格规范执法。深入推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优化涉企执法,保障执法力量配备,用好执法监督员机制,结合常态化案卷评查及专项监督,强化执法监督效能。四是创新行政复议机制。探索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以“行政体检”创新复议监督,深入推动“复议+调解”“复议+法援”“复议+调处”“复议+检察”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四联动”。

  (三)围绕建设法治社会,多措并举引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生动实践新突破

  一是优化法律服务。深化“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推进“法治护航·与企同行”,以“法智护才”吸引高端人才,提升企业合规建设水平。二是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托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完善商事调解标准化工作。三是打造“光明智慧未保云服务平台”亮点。聚焦完善系统、协同联动,树立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品牌。四是擦亮街道巡回法庭名片。打造光明劳动争议、公明执前和解、新湖侨民司法保护、凤凰知识产权保护、玉塘未成年人保护、马田反家庭暴力六大特色巡回法庭。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