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光明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3年 03月 08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教育局

字号:

  一、2022年教育工作总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光明教育内涵发展、打造教育特色的关键之年。光明教育系统按照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发展,打造教育特色和教育品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扬长板、强弱项、补漏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跑出光明教育“加速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坚持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和教育发展取得新成效。

  1.组织建设全面抓实。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为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探索从局机关选派科室负责人兼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加强学前教育党组织建设,将公办园联合党支部升级为7个光明区学前教育学区联盟党支部,100%覆盖全区公民办幼儿园,建成学前教育党建、行政、研训、督导四位一体机制。把支部建在年级组,推行“党建+教研”模式,党建带团建、队建,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市率先实现民办学校书记全面轮岗,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指导56个隶属党组织、16个隶属工会组织召开换届选举大会,有序规范完成换届选举。创建对口帮扶田林、田阳、汕尾临时党支部,组织37所学校与田阳、田林、汕尾、新疆共51所学校结对帮扶,接收跟岗学习培训教师119名。利用全区教育系统工会经费进行消费帮扶,全年扶贫金额达420.37万;联合相关部门为田林县高级中学提供70万元援助、为田阳高中提供20万元援助。

  2.思政教育不断夯实。构建大思政格局,成立少工委,开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追“光”少年、快快乐乐过暑假等20余项主题教育,厚植少儿爱国种子。以节日为载体,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寻找“最美南粤少年”“最美鹏城少年”,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第二中学获评市级思政教育示范校。

  3.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纪检工作能见度,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治工作,形成常态化全覆盖审计、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自查自纠专项整改、全程跟踪整改落实进展、常态化随机督导、依规严肃问责等方面的审计结果运用闭环机制。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学”“查”“谈”“考”“督”“宣”长效机制,着力抓好各环节工作落实。

  4.疫情防控织密织牢。抓实抓细校园疫情防控,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通过区领导率队、部门协同、专项督查、日常检查等多形式,对辖区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重点场所,开展200余次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累计出动6500人次,督促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动员师生员工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辖区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14万余人,接种率达99%以上。抽调教职工约1500名,组建6支外呼流调队伍,发动1635名教师下沉社区,组织600余名党员干部、教职工奔赴抗疫前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二)坚持内涵发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

  1.顶层设计更加健全。出台《光明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搭建引领新时代光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改革配套文件的制定,发布《光明区学校美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光明区科技创新教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光明区生态文明教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光明区教育局关于推进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光明区“三校一体”特色示范社区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光明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结对工作方案》《光明区中小学新教师“筑梦”计划》《光明区学前教育新教师“新苗”计划》《光明区学前教育骨干教师“青秀”计划》《光明区学前教育名师“菁英”计划》《光明区学前教育管理人才“毓秀工程”培养实施方案》等。完善教育治理相关制度,完善《光明区教育局工程变更管理办法(修订)》《光明区教育局关于设立学区联盟公办幼儿园工程、货物采购验收小组的实施指引》《光明区新建公办幼儿园验收清单》《光明区公办幼儿园装修设计指引》,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

  2.幼有善育更加完善。新建4所幼儿园,扩班1所幼儿园,共增加学位1980个。启动6个托幼一体化试点园建设,实现街道托班试点服务全覆盖。加大对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差异化扶持,新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2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3.62%,普惠园覆盖率90.79%,普及普惠比例持续全市名列前茅。完成44所公办幼儿园高颜值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大力开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7个幼教集团和学区联盟建设发展。全市率先启动学前教育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打造“光明特色”家园共育活动品牌。印发《光明区2022年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实施方案》,以“1+N”模式开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公益活动100余场,活动持续开展9个月,惠及3万多户学龄前儿童家庭。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完成全区公民办幼儿园与对应学校结对。马田合欣幼儿园被选为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学校(园)建设单位”。

  3.学有优教更加凸显。建立三级协调会议制度,借助全区资源强力推进学位建设,全年新改扩建中小学7所,新增学位12660个。探索预制式学校建设,刷新光明学校建设“加速度”。引进深圳中学、深圳小学等名校来光明合作办学。推动深圳外国语学校承办光明高中园、南方科技大学承办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成立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集团)、光明中学(集团)、中科实验教育集团(光明)三个以区属高中为龙头的教育集团,大力开展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筹设光明区贝赛思外国语学校,着力打造高端优质民办教育样板。中高考成绩实现四连涨。落实民办学校决策机构成员备案、年检、分类登记管理改革、补贴发放等工作,引领民办教育规范优质发展。深化姊妹学校缔结工作,促成600名深港少年“一对一”结对携手同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深港学生交流活动。在“手牵手 向前走 同筑梦 颂中华——深港澳青少年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暨携手同学行动”活动评选中,光明区喜获优秀组织单位(区)奖,2所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奖。完成2022年秋季特殊学校招生工作,特殊教育学校现有学生人数89人;新增融合资源室2间。

  4.社区教育更具特色。打造光明区“三校一体”特色示范性社区教育,把学校、家长学校、社区学校打造成为共同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向社区学校延伸。初步建立15家高校、科研院所、高企、机构的课外研学试点基地,引导相应“科学+”概念资源到街道、社区,组织居民、青少年等有序开展节假日期间研学实践活动。“乐学光明”学习平台正式上线,线上线下开展“父亲课堂”“母亲课堂”“心理课堂”等课程,完成225场次活动,实际学习人数超过70万人次,覆盖80%以上家长。新湖街道、凤凰街道通过“深圳市学习型街道”评估验收,全区“深圳市学习型街道”增至4个。获评深圳市社区教育服务民生创新工作案例一等奖2个,三等奖3个。

  (三)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生素养取得新成绩。

  1.科技教育成果丰硕。成立市教科院光明分院未来教育研究中心,获评全市唯一科普教育学分制试点区。评选出区级科普学分制试点学校20所、区级科普学分制资源单位15所。完成光明少年科学院小院士首期培养计划,立项并结题26项小院士小课题,成功举办首期光明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研学科考活动。在20所学校分批举办第三届深圳科普月光明区现场活动,在10所学校分批举办以“走进脑科学,一起向未来”为主题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光明区校园专场科普活动,举办光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中小学创客节。光明学子斩获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金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高荣誉奖等全国性竞赛活动奖项。在第38届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96项,其中一等奖26项;在2022年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中获得7金8银,排名均位居全市首位。

  2.生态教育稳步推进。组织评选出光明区中小学生“生态文明宣讲团”成员,编写《光明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开展海绵城市进校园活动3次,举办河湖环保科普宣传讲座2次,完成光明区首批5个中小幼校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创建。持续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创建工作。

  3.德育名片特色彰显。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个人成长紧密结合。制定《光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常态化开展“家校警”“小志愿者+大志愿者”等义工活动。深耕劳动教育,率先在全市提出打造“匠心·田园”劳动教育,探索建立区级中小学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创设校内志愿服务岗位,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凤凰城实验学校成功入选第二批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光明区李松蓢学校和光明区理创实验学校分别入选广东省劳动教育和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研基地项目核心成员校。

  4.艺体教育持续向好。为学生搭建美育、体育活动平台,不断推动学校美育、体育工作更优发展。光明学子在国家级体育比赛获奖41个,其中第一名21个,第二名10个,第三名7个;市级比赛获奖42个,其中第一名7个,第二名8个,第三名4个。在2022年深圳市中小学校优秀艺术团队交流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4个。在2022年深圳市中小学班级创意设计比赛中,获评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1件。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学校美术作品展暨第七届广东省高校美术作品学院奖双年展活动中,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的水墨教学项目成为深圳入围的两个项目之一。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马田小学、东周小学分别被评为深圳市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艺术素质测评示范校。

  5.心理教育创新发展。与区卫健局、政法委等多部门联动,构建“1+6+31+N”的家校社联动性育人防护网(1未成年人辅导中心+6个街道的“V”爱之家即社区心理服务空间+31个社区的心理服务点),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阵地,提升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展心灵关爱社区行、学生朋辈心理委员培养及家长朋辈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防范能力。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举办90余场活动,为辖区教育系统提供心理援助服务时长近1700小时,强力筑牢学生心灵防护线。

  (四)坚持改革创新,教育现代治理水平迸发新动能。

  1.“双减”工作扎实有效。坚持减负与提质并举,校内与校外同时发力,开展“双减”工作示范校评选活动,积极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实效。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加强教学管理,实施名课工程,夯实作业管理,持续推进课后服务。秋硕小学等3所学校获评深圳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验校,3个教研组及2名教师获评深圳市“减负提质”优秀教研组及标兵教师。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组建由教育、市监、街道、网格组成的社区“四人小组”31个,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托管机构规范整治。全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100%,在全市率先做到学科类培训机构清零。符合资金监管条件的备案培训机构100%实行资金监管。

  2.全面打造平安校园。深入推进校园环境净化,持续开展“护苗2022”专项行动,压实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责任,夯实树牢师生安全意识,不断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成立区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联合整治隐患。结合“四不两直”安全检查,全面深化治安、消防、建筑物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在全市首创校车安全物联网监管,保障学生乘车安全。公民办学校幼儿园A级食堂达标率100%,稳居全市前列。

  3.教育督导赋能发展。制定《光明区教育督导“三类问责”实施细则(试行)》,健全问责机制,完善督导机制。扎实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优质均衡区创建。组织专项督导及主题性随访督导16次,重点组织开展“双减”工作、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及“手机、睡眠、读物、体质管理”等五项管理、教育评价改革“十不得一严禁”工作等专项督导,幼儿园“名师建设”“户外环境”“幼小衔接”等专项督导,开展上学年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回头看”活动,督促学校和幼儿园全面落实各级部署,推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有序组织参加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组织实施工作,强化监测结果应用。2所学校评为标准化学校;8所幼儿园顺利通过区一级评估或复评,30所幼儿园通过第二轮办园行为督导评估;18所学校、19所幼儿园被评为区级“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

  4.教研改革持续深耕。组织教研员及各学科老师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系列教研活动,开展集体视导活动32次,听课660节,学科交流反馈450余场。成立多维度“云端教研团”,开展线上巡课9800次。开展“光明青年说”主题教研活动40余场,惠及教师7000余人次。开展中考、高考备考专项视导,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组织全国教科研规划课题、省教科研规划“强师工程”课题、省教研院学科专项课题、市教科研规划课题、区教科研规划课题等15项区级以上课题申报、评审、推荐等工作,2项科研成果被深圳市推荐参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五)坚持引育管用,教师队伍建设展现新面貌。

  1.优秀人才大力引进。引进名校长2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8人,优秀应届生1463人(中小学1238人、幼儿园225人)。

  2.交流轮岗全面推进。印发《光明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光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2022年度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通知》,划分4个轮岗片区,确定7所“强师筑基学校”,总共制定337个交流指标。已完成交流轮岗411人,占全体在编教师总数的10.99%,圆满完成试点交流轮岗任务。

  3.教师培训精准有效。出台《光明区中小学新教师“筑梦”计划》,开展新教师培养活动26期;持续提升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基本功,1245名教师参加区级考核。充分发挥中小学名师辐射引领作用,组织名师及其工作室成员主讲公开课326节,评选“名师云课堂”优秀视频课例205个。遴选17位名师面向新教师开发名师引领培训课程。对235位区级各类名师开展年度考核工作。实施名校长培育项目,高标准承办“深派教育高质量发展展示交流活动”和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论坛,邀请省内外校长、教师共同探索深派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完成光明区教育系统“卓越百人”第二期培养计划。健全教师培养体系。新增市年度教师、市十佳校长、市十佳青年教师各1名及正高级教师2名,荣获全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荣获深圳市2022年中小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5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24名。荣获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名、深圳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9名。

  二、2023年教育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之年,全区教育系统将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内涵特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水平,打造光明教育品牌。2023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优化”,促进光明教育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贡献教育力量。

  (一)优化党建引领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引导全区教育系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总结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实现全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覆盖。成立教育集团党组织,加强集团党组织对集团的全面领导,负责对集团发展规划、重要改革、财务预决算和教学科研等重大事项进行集体讨论并作出决定,加快集团高质量发展。

  2.做精做细推进组织建设。完善“支部建在年级”工作机制,把党支部建成教书育人战斗堡垒。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抓规范、强基础、补弱项,深入开展中小学党建示范校建设,建强每一个党支部堡垒,激发学校党组织活力,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完善学前教育党建联盟机制,围绕片区和集团特色,探索组织联合、资源联享、服务联动、教师联培的新模式,实现党建成效的倍增效应。继续派驻民办学校书记,切实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

  3.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完善区委教育纪工委工作机制,提高纪检工作“能见度”。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4.推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完善思政课领导授课制度,发展壮大思政教育队伍。加强多部门联动,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创造思政教育平台,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提高思政教育技巧,不断提高思政工作质量。

  (二)优化教育资源

  1.加大学位供给。新建7所幼儿园、新改扩建7所中小学,新增学位13320座。加快中职学校和特殊学校建设。

  2.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深入实施《深圳市学前教育条例》,出台光明区公办幼儿园“以事定费”保障方案,完善公办幼儿园人员管理与保障体系。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管理体系。加强新时代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质量检测体系。探索N7“集团+学区集群发展”发展模式,孵化1—2个优质学区,深入学前数字发展,全面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工作。

  3.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大合作办学力度,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每个街道至少布局一所市内名校,推动深圳中学、深圳小学等名校在光明合作学校落地开办。推进市教科院实验学校(光明)和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光明)成立光明区教科院实验学校(光明)集团。完善教育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集团化办学评估体系,加大资源统筹力度,以机制创新推动成员校提升办学质量。

  4.促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根据《光明区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实施方案》,指导检查光明中学、光明区高级中学开展特色项目建设,组织光明中学、光明区高级中学开展特色项目申报。

  5.促进特殊教育稳步发展。推进特殊学校筹建工作,做好特殊学校招生工作。加强特殊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完成楼村小学、下村小学、秋硕小学融合教育资源室建设。规范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管理。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力度。进一步规范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运营工作,发挥专业辐射作用。

  6.促进终身教育丰富多元。组织开展2023年全民学习活动周,做好承办全市全民学习活动周相关工作。指导玉塘、马田街道完成“深圳市学习型街道”创建。大力推进“乐学光明直播大讲堂”重点工程,继续推出不少于200场次“母亲课堂”“父亲课堂”等,打造10个课外实践科学研学基地,评选3—5所区级特色示范性社区学校。

  7.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政策,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党组织、教育理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综合运用限期整改、限制招生等举措,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做好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位补贴、双免补贴,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民办学校午餐午休管理经费资格审核和发放工作。扶持2-3所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跟进光明区贝赛思外国语学校设立工作。

  (三)优化育人环境

  1.争创市级“双示范区”。打造科技创新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特色,争创市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教育“双示范区”。开展创客节、全国科技活动周光明区现场活动、第三届深圳科普月光明区现场活动等,做好“光明少年好问题评选”“科普讲师团巡讲”“科学城品牌科创赛事”等工作,联合海内外知名高校,共建“一校一企共享创客实验室”、共育“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共研“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开发具有光明特色的区级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新增生态文明特色学校(幼儿园)5所,新增生态文明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光明绿动少年空间站)5个,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讲堂,开展中小学生“生态文明宣讲团”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活动和生态文明教育成果展等活动。

  2.继续擦亮德育名片。强化德育主阵地作用,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落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设“10+20+5+N”德育工程,着力培育10个德育品牌,打造20个精品德育课程,打造5个德育实践基地,多措并举,建设劳动教育实践教育基地。充分调动各类德育资源,做好文明城市创建、生态环保、国防教育、毒品预防、海洋海防、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等各类德育活动。

  3.增强艺体教育实效。开展光明区中小学阅读节、美育节、体育节,丰富学生活动。打造体育教育强区,力争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超过70%,近视控制率55%以下,每所学校至少创建1个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全区共创建30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发展,建设15-20个美育特色教研工作室,建设3-6所区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7-13所区级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打造3-5所区级及以上美育示范学校。

  4.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加强心理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并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组织各校将心理社团打造为学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的第一道防线。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辅导项目,参加心理健康学科进校视导工作,开展心理专题系列讲座以及班级心理辅导培训活动,提高班主任、教师与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资源整合,建立联防联控的多向互动工作机制,与公安系统、医疗系统联动,及时高效处理心理危机。做好家校共育,开展家庭教育“百千万”工程活动(百户特殊儿童家庭跟踪指导、千次困境儿童家庭个性化指导、万名学生家庭上门家访)。各学校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热线,举办每月一期的家长学校大讲堂,助力家长快速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四)优化改革环境

  1.持续推动“双减”工作。提高课内育人效能,指导学校做好日常教育教学;落实“五项管理”要求做好督促督导,优化作业管理评价机制,加强作业统筹,做好作业指导与反馈。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使用管理,全面落实两个100%(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开展课后服务,100%满足有课后服务需要的学生);指导学校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鼓励支持学校打造学校特色社团和精品社团。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严格限制机构数量、培训时间、收费价格,严管内容行为。实行备案制,做好常态监管。

  2.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研制光明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革用人评价,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继续推动省、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健全大中小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

  3.加快发展未来教育。加快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建设,联合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发挥新建校,示范校和基地校优势,在脑科学、学习科学、区块链、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继续发掘、孵化项目,统筹推动“5G+智慧教育”“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云端学校”“智能化作业反馈系统”“首席信息官”和“学习工程师”培训等项目,开展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教育研究与融合创新实验,以期形成区域特色的未来教育研究和实践成果。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打造全市领先的智慧教育城区。

  4.深化教育督导评价。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结果运用机制,重点强化限期整改制度、完善“回头看”机制。大力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深入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坚持专项督导和随访督导相结合、日常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提高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开展标准化学校评估,幼儿园办园行为督评、规范化幼儿园认定、区一级评估及复评,“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区级考评。创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专项督导,深化结果应用。

  5.继续打造平安校园。加强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校园安全风险点的全面监控。继续保持与区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安全检查行动,做到发现一处隐患,解决一处隐患。持续做好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小手拉大手”实现教会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效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利用约谈考评、挂牌督办等机制,确保上下合力,齐抓共管,保持对校园安全工作管控的高压态势,保障区教育系统安全平稳。

  (五)优化师资队伍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培育名校长4名。统筹全区公办学校编制使用和管理,加大力度开展社会招聘、选聘、面向2023届应届毕业生春季招聘和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秋季招聘工作,用足用好学校编制。修订《光明区公办学校校长选拔聘任管理办法》《光明区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引进及扶持办法》。

  2.分层分类精准培训。开展新入职教师开展岗前集中培训、新教师汇报典礼、筑梦联盟活动、非师范专业成长营活动。优化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工作机制,强化校级考核与区级考核、考核工作与研训工作之间的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光明青年说”活动,加大对“光明青年说”活动中典型做法、先进个人、先锋团队的关注,扩大“光明青年说”活动的价值影响力,打造有标准的教研模式,培育有规范的教研品牌。加强教研员培训。启动新一轮(2024—2027年)区名师工程方案的研制工作。继续举办召开“深派教育”高质量展示交流活动以及“高品质学校建设”展示交流活动,举办首批基地校结项验收以及第二批基地校建设启动。探索基于学分银行平台的教师学习成果智慧评价机制实践工作。

  3.继续开展交流轮岗。深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备基本均衡,区域内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光明区教育局

  2023年3月9日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