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光明区科技创新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3年 06月 15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科技创新局

字号:

       202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科技创新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强化基层党建、策源原始创新、先行科研经济、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各项重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助力光明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基层党建,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围绕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区一届四次党代会等主题,通过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教学等方式,开展理论学习97次。持续正风肃纪。召开党风廉政会议2次,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100余次,长效推进巡察问题整改14个。

       (二)聚焦长远发展,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一是高标准编制出台行政区成立以来首个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深度参与修编《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在科技创新领域总结凝练形成30条法律条文。二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编制完成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两大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启动区块链、量子信息、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等三大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持续完善“六个一”工作体系。三是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深圳湾实验室、中山七院纳入全市37家首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推动深圳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构建以“科学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建立多维度评价考核体系。

       (三)聚焦战略科技力量,光明科学城建设全面提速。一是鹏城云脑Ⅲ、超算二期、深圳湾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光明实验室实现高水平运行。二是前沿交叉平台有序推进。高标准谋划建设光明科学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即将启动建设;深圳计量院技术创新研究院过渡场地投入使用;国际科技信息中心门户网站正式试运行;光明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三是大院大所加速引进。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落地建设;中国计算工程研究院、兰兽研深圳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即将落地,武汉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正加速引进。

       (四)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00项,承接全国首个部市联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参与中国脑计划重大课题,开发国内首个计算软件分子模拟库,成功突破活细胞转录组测序、免疫印迹成像系统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高科技企业快速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突破1900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132个,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至7.65%,位居全市第2。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联动深交所科交中心上线全市首个标志性地域专区—光明科学城专区,为科技成果交易、转移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2022年登记技术合同达200份,技术交易额达20亿元。

       (五)聚焦科研经济,未来产业加速聚集发展。一是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成立全国首个合成生物科技产业链党委,引导链上科研机构、企业资源共享,相关案例获深圳市“党建杯”机关创新创优竞赛一等奖。二是以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全国率先搭建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1+2”政策体系,以“七个1000万”资金引导产业加速集聚,提前预授恒泰裕·华南医谷、卫光生命科学园2家“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园”,认定合成生物企业25家。三是以空间保障产业壮大。创新打造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光明科学城脑与类脑智能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空间,集聚未来产业企业近70家,总估值超300亿元。

       (六)聚焦经济建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一是做大科技服务业。组建科技服务业工作专班,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诉求30余项,确保年度指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全年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速达21.2%,排名全市第2;工资总额反馈增速17.3%,位居全市第3。二是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组建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两个专班,地毯式摸排辖区科技园区和企业投资安排,确保颗粒归仓,全年累计完成固投6.33亿元。三是做优科技抗疫。成立境外输入物品疫情防控专班,印发专项工作指引,助力深圳湾实验室疫情期间有序开展科研工作;组建党员志愿先锋小队,先后下沉100余人次支援社区抗疫;制定《光明区科技抗疫产品应用动态目录》,推动科技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应用。

       (七)聚焦创新生态,创新创业环境更具活力。一是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修编《深圳市光明区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光明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认定与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不断激发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二是持续加大创新空间供给力度,建成全区首个国家级众创空间;留创园获评“2022年省级优秀海智工作站”称号。新认定孵化器、众创空间、区级科技创新产业园22个,回收创新型产业用房2处,供给高品质创新空间超200万平方米。三是持续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基金落户光明;全面升级科技金融平台,新增“股权融资”等板块,上线金融产品63个,79家企业获得补贴资助近1000万元;开展“智汇科学城”系列活动10场,助力企业获得意向融资近1亿元。四是持续举办科技创新活动。高规格筹办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暨光明科学城大会、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中国首届合成生物学竞赛、第24届高交会、第6届光创赛等重大活动,光明科学城多次亮相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区科技创新局党组将全面贯彻落实区第二次党代会“1+2+3+4”工作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支撑能力,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二是健全正向激励选人用人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始终坚持以严的主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二)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是启动鹏城云脑Ⅲ土建工程项目建设;完成超算中心二期机房楼主体施工,启动机器设备生产、部署与调试等工作;加快深圳湾实验室永久场地建设前期工作。二是开工建设深圳计量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等前沿交叉平台;建成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推动8个科学中心入驻并高水平运行;建成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并试运营。三是推动中国计算工程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光明研究院等大院大所项目落地建设,带动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在光明转化落地、发展壮大。

       (三)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是加强部市区联动,深入实施合成生物部市联动专项、合成生物学市区联动重点专项,支持深圳湾实验室、光明实验室等更多创新主体承担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二是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支持科技型骨干企业联合战略科研平台、高校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努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三是加快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布局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平台,引育一批科技经纪人,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

       (四)着力巩固未来产业领先优势。一是巩固发展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依托大科学装置,以平台招商、以产业链招商、以空间招商,新筹建一批高质量未来产业园区,供给一批专业化产业空间,集聚一批高成长性未来产业企业。二是前瞻布局区块链、量子信息、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产业,完成三大产业政策体系研究,持续完善“六个一”工作体系。

       (五)努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出台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科技金融若干措施等文件,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新认定一批区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创新产业园,新增一批创新型产业用房,以充足空间保障创新项目快速落地。推进成立区科协,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实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打下良好基础。四是高规格举办或参与光明科学城论坛、国际生物科技创新与投资大会、工程生物创新大会、中国(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高交会等系列科技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光明科学城知名度。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