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美丽光明 > 投资动态

科学赋能锻造新质生产力 光明科学城科研经济蓬勃发展引央媒关注

日期:2023年 12月 08日    信息来源: 宝安日报

字号:

  近日,央媒频频聚焦“深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中,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群迸发的创新力及蓬勃发展的科研经济成为关注重点。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锚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深圳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积极探路、先行示范。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113.16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居全市前列;光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突破650亿元,占GDP比重近六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支撑光明经济昂扬向上,新质生产力释放出的强大动能功不可没。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光明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近年来,光明区着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8+5”产业集群建设,具体包括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合成生物、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等5大未来产业集群。

  目前,光明区已形成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等五百亿级产业集群,集聚百亿级企业12家、上市公司32家、国高企业191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51家。

  在新材料领域,光明区集聚了贝特瑞、欣旺达等一批龙头企业和439家规上企业,2022年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达1140亿元,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争取到2025年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占全市总规模的30%左右。

  在超高清视频显示领域,光明区拥有华星光电、日东光学、欧菲光等规上工业企业335家,2022年实现工业产值约948亿元,争取到2025年产值规模突破1400亿元,占全市总规模的30%左右。

  2023年前三季度,光明区新能源产业增长27.5%,年度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预计2025年产值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

  2022年,光明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实现工业产值约409亿元,拥有迈瑞科技、科曼医疗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2家。争取到2025年产值规模突破700亿元,占全市总规模的30%左右。

  光明区现有基本半导体、赛微电子、美思先端等传感器企业82家,接近全市四分之一,预计今年全区智能传感器产业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未来将成为深圳最大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百亿级、五百亿级、千亿级的态势加速崛起,为光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增添了新动能、创造了新优势。

  科学引领提升创新力 

  企业研发效能加速跃升

  在近日举办的2023西丽湖论坛上,位于光明生命科学园的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宣布正式投入使用。这对于光明区加速形成、叠加新质生产力具有标志性意义。

  光明区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光明区R&D经费总投入连创新高,区域发展“含科量”全市领先。2021年R&D投入强度达到7.65%,全市排第二;R&D经费支出达到98.33亿元,较上年增长2.2%。2022年,光明区三种专利授权总量20350件,同比增长6.51%,增速全市排名第四,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514件,同比增长40.76%,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万件大关,达到11696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531件。

  随着专利量质齐升、结构不断优化,光明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显著增强,辖区企业也乘风起舞,研发效能显著提升。

  日前,茵冠生物自主研发的干细胞新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凭借4款干细胞新药IND获受理,茵冠生物成为华南地区斩获干细胞新药IND获受理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德力凯核心产品经颅多普勒仪拥有多项国际领先技术,上榜2022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这标志着该产品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双第一……

  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打造新质生产力“蓄水池”

  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形成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光明区在推动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前瞻布局、积极培育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蓄水池”,不断扩大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短短两三年,从无到有,光明辖区内的合成生物企业总量已达到88家,总估值约270亿元。近三年,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40%落户深圳,其中近80%的企业集中在光明,助力深圳成为国内合成生物产业重要一极。

  位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是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聚集成势的发源地。该创新中心在国内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构造产业孵化空间。从创新中心孵化成长起来的企业可以进入场地更大的产业园,进行更大规模的实验或生产。

  除了创新中心孵化企业外,光明区产业发展氛围还吸引了一批优质合成生物企业落户。成立于2020年的赛桥生物是华南医谷合成生物产业园入驻的第一家企业,赛桥生物在光明迅速发展壮大,第一款产品上市一年即实现8000万元产值,成为国内细胞与基因治疗仪器设备头部企业。

  此外,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集群也在光明加速崛起。

  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是全国首个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该中心首创“科学+资源共享+资本”深度融合及“携智入驻”综合转化模式,实现企业与科学家资源的共享,开辟“政、产、学、研、资、用”一体化的创新模式。脑创中心试运营以来,已成功吸引了超40家脑科学产业领域的企业落户光明,成功孵化“毕业”企业4家,估值超50亿元。

  科学引领,创新奔涌。随着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叠加,光明区在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征程上,将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

分享到: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