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美丽光明 > 投资动态

面对首要任务,深圳这样干!

日期:2024年 02月 21日    信息来源: 深圳光明

字号: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深圳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奋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一年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呈现新气象,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

  高端医疗器械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近年来,在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在迈瑞医疗深圳光明生产基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国产医疗器械陆续下线交付客户。

  “创新环境方面,深圳是最好的,特别是对高科技的支持,政府付出了很大艰辛。从资金、用地、政策、环境,都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氛围,使我们能够很好地发展。”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说。

  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

  今年年初,近400家深圳企业携新产品、新技术,赴美亮相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盛会——CES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路通八方,货畅其流。凭借技术创新优势,深圳新能源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加速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品牌负责人王雪佳告诉记者,在展会现场可以看到很多深圳创新型企业的展位。“这会给我们带来产品技术和商业机会。目前我们已经覆盖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远远超过300万台。”

  创新企业不断迈上发展新台阶、全球市场“含深度”持续提升的同时,深圳还从基础研究方面着手,为创新发展“方程”寻找更优解法。

  光明科学城是透视深圳前沿科技发展的一扇窗。由先进院牵头建设的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去年陆续投入使用,并逐步成长为深圳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深圳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它是中国‘新理念’的发源地。这里有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年轻人。我认为科学家已经表明,他们可以在这里开发和做新奇的事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表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一年以来,深圳“硬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华为高端手机重返市场,体外膜肺氧合仪、核磁共振设备实现国产化。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5亿元、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

  一年以来,深圳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竞争力。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2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15家,总量达2.47万家。

  一年以来,深圳加快构建并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9%,总量居全国第一;发力源头创新,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国际企业技术中心8家、中小试基地23个。

  “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攻关,到成果产业化,到科技金融到人才一体化,我们更多在重点做布局,从管理创新机制上创新,构建更具有活力的创新环境,帮助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创新活动,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娄岩峰表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深圳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重塑新优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据统计,2023年,深圳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万亿元、增长6.0%;社消零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出口实现“31连冠”。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过去一年,深圳经济特区增强了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执行会长刘万涛表示。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张维迎看来,深圳现在有较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新兴制造业有很多创新。深圳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都彰显一种力量,在高科技创新方面更是走在全国前列。

  面向未来,深圳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

  深圳“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力争实现GDP总量超4万亿元。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深圳将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围绕产业需求谋划和储备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加大高水平研究机构引育力度,持续强化设施与产业服务对接,努力构建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未来深圳一要提升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二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转型;三要优化和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分享到:
footer